设计团队最初的一个愿景
在心静的环境下(有喵撩),重拾旧文,“把此刻的记忆存在这,哪日取出,泡一杯茶,又会是哪等心境?”
过了过了~~这个开头有点过~
不会铺垫的人,总是走路都是那么快。快了自然就讲不好一个故事。就好比:“我有一个方案,解决了一个问题~”对比“先抛出一个问题,先引起大家的共鸣、认同,而后根据条件A,给出了方案A;根据条件B,给出了方案B,方案C;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方案C是一个最优选择”。自然,讲好一个故事更容易让倾听者接受。之所以分享这篇读书笔记,首页也是在工作当中“理想环境”和“现实环境”的产生冲突带来的某些思考,更是读书计划、周计划给拖延症患者带去的最后的良药。
还真是,是要被自己憋出来的,当真~~
引言:《精益设计》虽然是一本比较入门类的书籍,但是适合整个团队的每个成员去翻阅;虽然里面谈到的一系列设计、开发、测试反馈流程更像是在一个“理想环境”之内,但也值得整个团队去思考我们在开发操作流程中,是否过于“现实”,从而范了很多错误~~~
下面是我们不在“理想环境”中经常忽略,或者不注重的问题:
第一点,一个明确的愿景
一个明确的愿景不仅是一个产品的指南,更是项目中解决问题的利器。这一点其实尤其容易在大项目、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中被遗忘。我们的目标不在是交付一个产品,而是改变某些东西,换句话说,这个“产品”更应该是我们取得的某种成果,而这个成果就是我最初定下的一个初衷、愿景。这点很重要,能够帮组我们把重点从“按需交付”(例如:我们需要增加一个图表切换的功能)的转化到“成果”(我们希望提高用户在阅读表单信息的效率)上。
这里有一个模板,能够让我们实时抓住这个愿景,而少走一些弯路。
【我们的服务/产品】是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发现目前并没有实现【目标】。这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改善【产品/服务】,来满足【这些可评估的条件】,从而让用户更加满意呢?
基于愿景而设计是精益设计中最重要的方式,它可以将走向纠结的我们拉回来(我们要创建某个功能是为了某个人物角色以实现某种成果!),从而再次升入每个细节。
第二点:重团队协作
“在余下的生命里,多和别人合作吧。别人常常比你更优秀,别人的想法也常常比你自己的更好。找一批能挑战你又能带给你灵感的人,多和他们在一起,就能改变你的命运”。——艾米。坡勒
精益设计是一个跨部门、人员不断“打磨”产品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并对其发表评论,这是一个发散的思维,并不是什么英雄主义。设计师不是英雄,更不是艺术家,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也不是老大。
对话、规范指南、头脑风暴是最有效的思维发散,也是团队达成共识的最有效途径。关于规范指南如何制定,如何更有效的沟通,之后文章中再探讨。
第三点:重结果
最终的结果不是交付了多少功能或者完成了多少业务模块。最终的结果同样是起初确定的一个愿景,是对之前假设的验证。也可以说是敏捷开发的后期循环的持续研究工作。进行实验(访谈、测试等)获得真实反馈和数据,从而再次进行迭代环节。回想那些一次性交付的产品,对于真正使用的用户是何等糟糕,也是对自己的何等不负责。在过程中,每个角色避免出现觉得交了任务就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了的想法~~
第四点:重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这一点很好理解,项目的推进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遇到矛盾。推崇解决问题的思维可以体现每个成员的价值,也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螺丝钉,自己并不需要出这么一份可能会被驳回的力。
结语:因为此书更大一部分是讲了整个一个项目从问题的假设到最终不断迭代改版的操作流程。所以流程的细节就不过多来阐述了,不论是敏捷不敏捷,理想的大致流程都是那样。而现实当中产生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不断去反思和转变的。最后也希望大家在工作中都更加游刃有余~~
继续努力~~~如何你也是在项目当中遇到了以上此类问题,或者也认同这类问题比较重要,一起来探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