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人物🌍头条

三姓忠奴杨无敌---杨业与潘美的生前身后事

2019-01-16  本文已影响24人  牧之一骁

他是赵匡胤的巩固之臣,陈桥之变时,他率先回到汴梁,通知百官变天了。

他是宋朝征讨南汉的统帅,吊民伐罪,绘制了帝国的南端版图。

他是征讨南唐的先锋,一马当先,使神州南北再次统一。

他是帝国的支柱,北汉的噩梦,辽国的心头病,他镇守北国十数年如一日。

没错,这个人正是北宋开国第一名将---潘美。

却因为明代一本小说,成为了千夫所指,大肚翩翩,身形猥琐的潘仁美。

而同样得益于这本《杨家将》,使得另一位忠诚武勋远不及潘美的人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入了每一位中国人的脑海里。

他则是本文的另一位主角,杨业。

杨业以前是干嘛的

提到杨业,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个一二三四。

他为大宋守卫北方数十年如一日,让辽国君臣不能窥探南一丝一毫。

他是帝国支柱,失去了他,辽国就敢举全国之力进犯大宋。

他的七个儿子各个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留下了千古传奇。

可是各位知否,知否。

历史刻意得却将他的过往一笔带过了。

杨业生年不详,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人。为后汉麟州刺史杨信之子。这个样,他就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名字,杨崇贵。

在北汉建国以后,他追随刘崇,屡立战功,升为建雄军节度使,附带的拥有了第二个名字,刘继业。

在赵二灭掉北汉以后,他又投降了宋朝,并且恢复了杨姓,拥有了第三个名字,杨业。

如果说他真的为历史作出过什么推动性的贡献的话,那就是在赵二第一次进攻辽国的时候救了他一命。

不过难言这一救是福是祸,因为后来赵二再次发动了对辽战争,也就是后来的赌上了大宋百年国运的一战,雍熙北伐。

其结果也是众所周知的,这一战宋军输的底朝天,把柴荣和赵匡胤两代人十几年积攒下来的军资,全部耗尽,而杨业也战死于这场战争之中。

杨业是怎么死的?

我们都知道的版本,宋军大败,溃不成军。统帅潘仁美和监军王侁强行要杨业出兵攻击辽兵。

杨业自知必败,于是让二人在明天破晓时分,于陈家谷口接应,否则必然全军覆没。

然而二人为了害死杨业,根本没有去陈家口。

结果如同杨业预料的那样,他看着空荡荡的陈家口,只能长叹一声,然后率领的死士,拼死一战。

最后寡不敌众,被辽国人所擒获。辽国人本来要劝降杨老令公,杨业却誓死不降,最终绝食而死,后来辽国就在密云谷口修建了杨无敌庙,祭奠这位英雄。

我们不能否认杨业为宋朝付出的汗马功劳,就如同不能否认他曾经侍奉过刘家四代君主,而后投降宋朝一样。

然而在谁应该为杨业之死负责的问题上,却要好好探讨一下。

杨业为什么会死?

首先,杨业既然死于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就是罪魁祸手。与人们传统的印象不同,这场战争并不是辽国发动的。

如前文所说,赵光义以大周宋几十年的积累为赌注,贸然进攻燕云。然而他不想赵匡胤那样以百战军功起家,根本不知兵。

最后把裤衩都输光了,迫不得已之下,以文制武,才造成后来宋朝的国运,这就是后话了,以后会有文章专门介绍的。

辽国抵御外敌入侵,杨业以入侵者的身份战死,或许看上去,没有那么悲壮了。

其次,为何宋军会战败?一千部文学作品有一千种理由。

但是任何一种理由,都无法掩盖的是,潘美一代名将的身影。

本来宋朝大军齐进,潘美的军队进军速度最快。然而中路的曹彬溃败,导致潘美不得不撤兵,这才出现了后来的一系列事情。

人们可以将责任推给赵光义的用人不当,曹彬的统帅无方。但是这与潘美,真的关系不大。

第三,到底是不是潘美陷害的杨业

这是一个非常有逻辑性的问题。那就是宋朝军队里谁的权利最大。

因为赵光义是政治家出身,不懂得军事,所以他给监军的权利远远大于世宗和太祖的时代。

也就是说,王侁放一个不响的饱嗝,都比潘美的军令有威慑力。

王侁要撤退,潘美根本阻止不了。

以潘美百战的经验,怎么会想不到杨业能想到的事情呢。

要知道,潘美以统帅征讨南汉的时候,杨业还守着北汉的一亩三分地呢。而潘美征讨南唐的时候,杨业还是如此。

潘美何罪之有!

杨业死后的影响

这就模棱两可了。

在当时,即便是杨业死掉了,也还有人能够震慑得住辽国,当然,首先就是潘美。所以在军事上,宋朝失去的只是一个边将。

他的死默默无闻的几百年,直到明朝,一位不知名的兄弟写了一本《杨家将》,将杨业推到了岳飞,卫青的级别,以一种“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的方式悲壮的收场。

而本应该站在狄青,蓝玉身边的潘美,却被一脚踹到了秦桧哪里去,在死后几百年,突然就被扣上了一个摘不掉的帽子,可惜,可叹。

在没有小说前,朱元璋就有这样的评价““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

可惜,一部小说,却留下了一句“自古潘杨不结亲”的千古莞尔。而今开封还有两个湖,清的叫潘家湖,浊的叫杨家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