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徘徊,不会有开挂的人生
心知肚明的事儿,就不要自怨自艾,更不必颐指气使地去泼给旁人。
原路打转的人生轨迹应该属于大多数吧。我们分明感觉有那么一段时日是在过重复的人生,尤其是在心情糟透了的日子里,我们总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田园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超越,我们更多地是在自欺欺人,不承认平凡,但逃脱不了窠臼,更多的努力却是在掩饰什么,慌慌张张地人生或许才是常态。
我们都在小心地活着,是对生命的敬畏,还是对前途的未知?我们或许都是顾忌吧。但对生命的虔诚,我们都无可厚非。
最近一个阶段,市场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问题的低级程度和频繁发生让人痛心。当下的环境和境遇,让我们把人生的需求压到了最低,低姿态做人,高调做事,以共克时艰的心态尽可能达成一致,我们的过往告诉我们:报团取暖是当务之急。但有的人真地有点不识时务。
思之虑之,人性化的管理仍需制度化的支撑,凡是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就是人性放纵的表演场。企业管理不给力,结果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员工觉得企业无力好欺负,一个是管理无序自己拖死。那种管理层的集体冷漠和不作为是一种可怕,面对问题听之任之,问责之时全力推诿,不仅体现了企业制度的乏力,而且表明了企业管理的失败。
表象是不会左右企业发展态势的,问题的存在在根上,长什么样的庄稼在于土壤。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也是一种生态,或许企业目前的态势就是当下这伙人和眼下的企业状况相互依存的结果,一句话就是“穷讲究”。
胸怀
无序的状态让管理层适应了,也默许了管理的不必要性,他们对现状的认可成为了常态,如果有人想去改变,那就是犯众怒,冒天下之大不韪。
常态化是一种游戏规则,它可能成就企业,也可能让企业退出江湖。在常态化里生存的你我很难跳出企业看企业,管理层意识不到的问题,老板同样也发现不了,即使看到了,也感觉不出其危害性到底有多大,说白了也已无力改变危局挽回颓势。
自我满足,默许当下,一切停留在说说、想想,甘愿做言论的伟人、行动的矮子,谁也改变不了现状。如果企业的“优势资源”、利益集团恰恰是企业的大多数和瓶颈,那么这个企业已经很难改变。
创新是一种突破,创新更是一种勇气。不破不立,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就不可能赢得未来。
境界
人与企业一样,满足于现状就是萎靡不振、自以为是,那种旁若无人的生活态度,是傲慢与偏见的集中表现。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必将会让自己在快节奏的新时代里时时出局,侥幸就是把自己逼上绝路,那种滥竽充数就是没有出路。我们的选择就是夯实自己,整装待发,不断超越,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