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成金
一、 从毅然辍学到成功创业
伊丽莎白·霍尔姆斯出生在优渥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享受了和弟弟完全相同的发展机会,并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好胜心。她始终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和丰富广泛的社交,考入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后破例作为本科生为博士生助研。
在经历过非典肆虐时落后的病毒检测之后,她坚信会有更好更方便的检验方法。决定从斯坦福辍学创业后,她结合这个宏伟的目标和从小害怕打针的想法,酝酿出了“用一滴血液检测身体指标”的点子。
在工程院院长钱宁和她助研的博士生的支持下,仅凭一本薄薄的商业计划书,她开始了融资之旅。从邻居风险投资人那里,她融到了第一个100万。凭借着她出众的口才、随机应变的临场能力和优秀的企业家气质,她接二连三地融到了600万美金——希拉诺斯诞生了。
二、 烧完旧钱,再拿新钱
600万美金,对于想要把一纸空文转化成一款划时代的医疗产品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尽管她动用广泛的人脉和出色的动员能力招揽了许多技术上的能工巧匠,但距离实现用“一滴血”完成多项生理指标检测,仍然遥不可及。他们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不仅测血的仪器变得越来越大,血液的采集量问题、相互污染问题等也越来越多,很快,600万美元挥霍一空,验血设备仍然不见眉目。
但依靠鼓吹“让天下没有难抽的血”的理念,她又完成了900万美金的新融资。这次她用几千美元采购了机械手,企图通过物理方法分配血液,并通过外包装将其塑造成高大上的发明——“爱迪生”(Edison)。但实际上,“爱迪生”几乎完全不能兑现她夸下的海口,在市场上逐渐出现竞品之际,她一口咬定自家产品能用一滴血检测300项生理指标,以此抓住了大客户沃尔格林这家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这笔生意一签就是5000万。
三、 越来越大的骗局
沃尔格林在全美的门店都开辟出希拉诺斯专属的“健康中心”,供老百姓抽血化验。然而此时的霍尔姆斯仍然空有一张嘴皮子,新成立的“迷你实验室”(miniLab)计划仍然毫无进展。眼看沃尔格林装配设备的时限将近,她只好硬着头皮用回“爱迪生”——那个内置着廉价机械手的空壳设备,来为成千上万的顾客提供化验服务。要知道,血液的相互污染、检测能力等一切问题都还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这台千疮百孔的机器竟然摆上了全美国的市面。
当然,霍尔姆斯为自己准备了“Plan B”,那就是使用西门子的现成仪器。但这台仪器过于庞大,和她之前所宣称的完全不同,因此只能摆在公司的实验室里,这就需要把药店里抽的血运回公司。由此又出现一系列问题:血液的保鲜问题无法解决,运输途中早已变质;血液量也出现不足,西门子的仪器需要更多的血,因此希拉诺斯多次选择向血样中兑水……
但是即使如此,霍尔姆斯还是靠着伪造的PPT和数据报告,向许多非医药专业领域的名流们兜售了她神奇的产品和科技。到2010年底,她已经取得了9200万投资。越来越多名流为她背书,连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等这些胡佛俱乐部的大佬们都进入了她的董事会。《华尔街日报》更是将她比作“下一个比尔·盖茨”。登上舆论的宝座后,辍学、女性、自主创业、硅谷等一系列标签,使她成为众多精英和媒体的“掌上明珠”。
然而,光越亮阴影越深,黑暗正在风光背面的角落里蔓延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公司内部发现秘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不论高层还是低层,有良知的员工们要么选择离职,要么被炒鱿鱼,并收到了严厉的保密要求和法律威胁,几乎每个离开希拉诺斯的员工都对内情讳莫如深,连仅有的举报信也“被消失”了。
四、 泡沫变成白沫,美梦实为噩梦
希拉诺斯竞争公司的老板——理查德,成为了击碎虚假帝国的第一发炮弹。他通过西门子的销售代表了解到希拉诺斯和西门子可能存在暗中合作。药店的实际体验和一篇《纽约客》的长文报道更加证实了他的观点——希拉诺斯的理论十分荒谬,产品几乎没有理论支撑。理查德的儿子乔联系上了希拉诺斯的一名前员工——艾伦,艾伦透露了这家公司惊天的内幕。两人委托《华尔街日报》的王牌记者约翰·凯瑞鲁替他们揭露这一切。
面对传奇律师——博伊斯律师团队的严正威胁,他选择孤身一人进行战斗。数年间,他采访了数百位受访者,其中包括接受过血液检验的顾客、希拉诺斯的前员工等无数渴望正义到来的人们。终于,在无数人为此丢掉工作、甚至倾家荡产之后,《一家明星创业公司的挣扎》登上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宣告着希拉诺斯毁灭的开端。
人们炸开了锅。媒体倒戈,董事会腰斩,《华尔街日报》法务部门时刻准备迎战博伊斯团队。接着,沃尔格林药店关闭所有的“健康中心”,美国FDA介入调查,《福布斯》将霍尔姆斯的资产估值变为0。当FDA调查结果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这场骗局惊呆了。
购买来的机器,草率的运输过程,连蒙带猜的检测结果,荒唐的检测建议……病人找她索赔,购买商告她欺诈,投资者自认倒霉,一切的一切都宣告着霍尔姆斯和她的希拉诺斯彻底倒台了。众叛亲离过后,等待霍尔姆斯的只剩下法律制裁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