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没好好说(二)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53人  61a5042101bc

三,代替惩罚的方法

当你学习了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并学以致用,好像并不管用,这时,江郎才尽,你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试想想一个人的习惯最少也要21天养成,连你学习并使用这些新技巧,都要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更何况孩子们对你的反应,一开始惯性使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待你。

那么,给你改变的时间,也给他们适应的过程。无计可施之后的惩罚,也不过是沿袭了你的老路。

所以在第三章里面,作者就详细介绍了代替惩罚的方法。

书中以孩子借爸爸的工具却没有及时归位,以致被雨淋湿生锈这个例子,来说明代替惩罚的方法。

代替惩罚的方法

四,鼓励孩子独立

昨天在游乐场,六六兴高采烈地玩着滑滑梯,他从梯子那边爬上去,又从另一边滑下来,玩得不亦乐乎。还有一个和六六差不多大的宝宝也在玩滑滑梯,他妈妈在边上不停指挥,多少次欲言又止,我强忍住了。

“你不要从这边爬上去呀,这边爬不上呢,你要绕到那边去爬上去。”

“妈妈告诉你了这边爬不上去,不要爬啦,等下还会摔跤。”边说边阻止他爬。

“妈妈的话也不听,来,我把你抱到那边去。”边说边强行把宝宝抱到梯子那边去了。

我什么也没说,心疼这个宝宝一万秒。想当年六六也是这样的“傻”宝宝,从来不干预,他尝试了多次后,再迷惑地望着我,我知道他在寻求我帮助,提示了他一次,他就自己玩嗨了。

“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自己在错误中得到成长。”

深有体会。

六六才半岁的时候,把手直接伸进热汤里,从此深刻懂得了“烫”这个字,但凡我们说这个字,他就不会靠近一分。

上次玩厨具架,被架子上面的边边割到手,流血了,从此再也不玩了,虽然他奶奶次次提醒他,会割手哟。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听。这次割到手后,但凡我说某些东西可能会割手,他就不会再要求玩。

当然这些小危险应该都是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不像刀子,插座那样涉及生命危险的东西,那是决定不允许尝试和触碰的。其余时候大可不必保护得太过细致。

“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听我的,那怎么可能让孩子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中得到成长。”

如何鼓励孩子自立?作者提出了六点建议。

鼓励孩子独立

五,学会赞赏孩子

每次去游乐场,总会有各种大孩子屁颠屁颠跟在我后面,说着各种可爱的话,表演着各种有趣的技能。他们的家长一般都坐在游乐场外面玩手机,孩子一个人在谁也不认识的游乐场里却和我成为朋友。

只因为,我,爱赞赏他们。

我从不吝啬赞赏任何一个孩子。

“六六,你瞧,这个小哥哥蹦得多高!”

“哇,这个小姐姐好勇敢,飞奔过了彩虹桥!”

赞赏可是门技术活。

还记得我堂姐经常对她女儿盼盼不停地夸奖,“好棒呀!”“盼盼真棒!”我说你能换个词语吗?我都要听吐了。换什么?堂姐反问我。我一时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今天看到书中的办法,想起了知乎上一个很有名气的提问:

从哪一刻开始你觉得读书是有用的?

就从这里:

赞赏孩子的方法

六,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看到第六章时,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我想起了我带的前年才毕业的第一届学生,有个乖巧文静的女孩子,画画特别有天赋,画出来的小女孩和她一样的静美。

可是这个女孩子毕业考试时卷子都没做完,考得不理想。其实她都会做,只是做得很慢。

脑海中浮现了我多次暴躁如雷的画面。

“你怎么还没做完作业,你怎么这么慢呀?”

“卫生还没搞完?你真是慢吞吞。”

还很多次和家长沟通,你女儿别的都好,就是太慢。和自以为负责地和着急的家长商量着对策。

从三年级接这个班到六年级毕业,她的“慢”却越来越严重,严重到考试铃结束了,她还只完成了一半的试卷。

一直还疑惑不解,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才知道,心理学课程都提到了“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他有多淘气。”

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人不学习才会自以为是,学习了才知道什么都不是。真希望有机会能和女孩说对不起,老师知道错了。

那么之前的标签已经贴出去了,那么如何撕掉这个标签,也就是去何从以往的这个角色中释放出来呢?作者提出了六个方法: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人真的要不断学习,才能明辨是非。每个人都以为天生会当父母,却对糟糕透了的亲子关系一筹莫展。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这是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练习和修正,将我们从我们的父母身上学到的,一代代沿袭下来的错误的说话方式中改变,这不是一时之功。

愿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听你说,也愿意好好跟你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