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不用铲屎就能吸猫,你还不知道的“云养宠物”

2020-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按时上班的咸鱼

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可爱的模样,软糯的叫声,仅仅是看到这些形容词,是不是就能让你立马想找一只喵来撸。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养猫养狗呢?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颜值即正义”。

笑口常开的“小柴”,蠢萌蠢萌的“二哈”,贱兮兮的“加菲”等等,加上柔软的毛毛,简直控制不住要“蹂躏一番”。

第二个原因是:治愈

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90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际关系也趋于冷漠,因此更加期待不带功利色彩的情感支持。

而宠物在与人的关系中是绝对真诚的,特别是狗,只要认定了自己的主人,就会一直忠诚。他们已经融入人类的生活,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无论是“喵星人”还是“汪星人”,都体现着人类对于宠物的美好希冀,他们是来自外太空的生物,降落到地球上与人类成为了亲人和朋友。

现代都市中的打工人,大多追求个性、宅、舒适,在逃离工作之后通过撸猫撸狗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达到内心的治愈。

第三个原因是:陪伴

计划生育的执行催生出了如今的“一人经济”,大量独生子女独自工作、生活,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但又疲于应付外界的人际关系,而对主人完全情感表达的猫狗成为他们最好的陪伴。

然而,买宠物、宠物粮、营养品、猫砂等成本首先劝退一批人,连自己都养不起怎么养猫狗?

铲屎、打扫卫生、给宠物洗澡又劝退一批,每天上班累得要死回家还要伺候小祖宗想想都心累。

猫猫狗狗的寿命远少于人类,相处几年感情深厚结果宝宝先我们而去了,心都要碎了,简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还是放弃吧?

自己没办法养宠物,但真的好喜欢怎么办?“云养宠物”应运而生。

据腾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互联网的吸猫人群已高达5000万人。

特别是随着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云养宠物成为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活动。

正如安迪·沃霍尔的15分钟定律: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能够出名15分钟;同样,在微博、抖音、B站上,每只猫狗都能出名15秒,无论是15秒的动图还是视频,都足以展示宠物主子们全部的魅力。

伴随云养宠物而来的是线上宠物经济的商业化。

2015年,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猫咪经济学”的概念,指不管经济发展多么低迷,只要商家用对了猫,就能吸引顾客从而获益。

以微博、抖音为代表的的公共社交平台的主要变现方式来自软文广告和带货。通过前期内容积累粉丝,达到一定基数后接取广告赚钱。微博著名宠物博主“回忆专用小马甲”的一条软文广告收费可达2万元。

微信则在公众号、表情包和小程序发力,特别是自由创作的表情包平台让无数猫猫狗狗的可爱形象爆炸式传播,并吸引部分人群为此付费。

除此之外,猫狗IP已进入游戏、动漫、影视、文学等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内容输出素材之一。

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哆啦A梦。

哆啦A梦原本是一只萌萌哒的黄色小喵,但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老鼠咬掉了耳朵,看到没有耳朵的自己被吓成了蓝色……后面在不断进化过程中逐渐机械化,成为我们熟悉的机器猫。

已经50多岁的哆啦A梦不仅陪伴了大雄,也陪伴我们度过快乐的童年。无所不能的蓝胖子简直是所有人童年的梦想。

以宠物为主题的治愈系游戏也层出不穷,例如消除+建造+养成的游戏《喵与筑》,就讲述了都市女孩捡到流浪小猫后与小猫相依为命、共同改造家园的故事。

除此之外,以猫、狗为主演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多,被续拍好几部的《神犬小七》、催人泪下的《忠犬八公》,都让大家对聪明又暖心的宠物心向往之。

然而,在云养宠物的商业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

网上不断爆出云养宠物的骗局。

骗子以养猫赚钱的噱头让你下载APP,并引导你买猫买饲料进行升级,承诺猫的等级越高得到的收益就越高,然而等集资到一定程度后骗子就逃之夭夭,钱也难以追回。

因此,云养宠物也有风险,在线吸猫需谨慎。

那么,你是愿意养一只实实在在的宠物还是愿意云养宠物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