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往事

2020-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灵天舟

(一)神童“梦工厂”

    很小时候,一直有个疑问。长大了,也未解开这个家家户户都常用的训斥小孩的口头禅。“不好好读书、不听话、不乖,把你吊起来”或房梁或树上,当时饶州府地辖鄱阳、万年、余干、乐平、浮梁、德兴、余江都有流传。前些天有个朋友托我去县图书馆去翻翻古饶州文字记载并记录成文。在此过程中,偶然想到“吊起来”的异类文化,由此联想突然想到高中语文试卷常常考到的古文《饶州神童》原文如下:

       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原文大意是:

  饶州朱天锡因为能背诵经书,成了神童,当了官。人们十分羡慕,都希望自家子弟也能成为神童。于是不管小孩的资质如何,到五六岁能念书时,都要他背诵五经,一本接着一本地读和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请人备一个大竹筐,将小孩放在里面,再将竹筐连人吊到一株大树的高枝上,给小孩一本书坐在里头读,使之看不到别的东西,接触不到别的人,在视和听两方面排除一切干扰。小孩每读熟一本经书,便给那个人一笔钱。这样,教的人为了早些得到钱,不分白天黑夜逼着孩子苦读苦背。这种“神童科”办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其间确实“培养”出来了几个像朱天锡那样能够背诵如流的,“饶州出神童”的消息也越传越广。“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于死者,盖多于中也”,被苦读苦背折磨至死的幼儿,比起能够考上“神童”的来多得多。一直到金兵打来,这种“传统方式”才暂告结束。

       徐世昌,徐世长的弟弟,八岁能背三经,真宗赐予童子出身;朱天锡,饶州人,九岁能背七经,神宗赐予童子出身,并赐钱五万;朱天申,朱天锡的哥哥,十二岁能背十经,神宗赐予童子出身;朱君踄,饶州人,九岁能背六经,神宗赐予童子出身。并赏赐丝绸二十匹;朱君陞,朱君踄的哥哥,十岁能背十经,神宗赐予童子出身,并赏赐丝绸三十匹;朱虎臣,饶州人,十岁能背七经,并且能射箭,能排兵布阵,高宗赐予武职官衔“承信郎”;张揉,饶州人,九岁能背九经,并且能做古体诗,高宗赐予文职官衔“迪功郎”……上述神童各有特长,不过大多数都是靠背诵经书上位的。背诵堪称宋朝神童的速成大法。曾经有一个名叫万顷的孩子毛遂自荐,说他会写诗,皇帝指着黄金痰盂让他写一首,他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孩子大概只会“写”一些精心准备过的诗。前面列举的神童名单中,好几个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饶州。

       饶州位于江西,是宋朝出神童最多的地方,也是家长逼孩子背书最严厉的地方,某些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神童,不惜把孩子吊到树上去,那正是饶州一景。这一景象和当今社会家长不问兴趣就把小孩送去学钢琴、舞蹈、书法等类似吗?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刚刚才脱贫的饶州州府所在地鄱阳县城各类学校多出其他同类县市就不奇怪了,学校多,自然是学生多的原因,这与古饶州神童“梦工厂”名声流传至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