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第十三期“信任”写作主题。
总有一些人,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不畏波高浪急,逆流而上,一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他们是时代的奋斗者。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01
郭大年到青川市某企业任局长已有一个星期了。
来的当天,各基层单位、科室的一把手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对这位新局长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他是从省局计划处过来的,叫郭大年,讲话有水平,仅此而已。
郭局长是个务实的干部,刚到青川,除了正常去市里拜见几个相关领导之外,他还要了一份近期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他要看看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当看到几项经营指标很不理想,他皱了皱眉,又看了看基层各单位的排名,参差不齐,其中新兴分局完成的指标最差。他暗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单位,会管理得如此粗放?
第二天早晨,他提前告知办公室江主任,说自己到基层去看看,但没有说具体到哪家单位,江主任提醒他,九点半将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参加。
新兴分局早上八点半营业,但门口围了二十几个人,看到大门打开,这些人一窝蜂地涌进来,大厅咨询人员赶忙上前维持秩序,服务人员开始工作。
涌入大厅的人群快速站了两排队伍,排队在后面的人不时地探着身子向前面看,显得很着急,人群中,有人抱怨:
“这么大的企业,就不能多开几个营业网点,大老远地还得往这跑,这是请假来的,还要赶着回去上班。”
旁边的人接过话茬:“就是,我怕白天人多,一大早坐7路车过来的,高峰期车上人多,没想到这么早还要排队。”
……
大厅的咨询人员很忙碌,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对客户的咨询耐心解答。
郭局长随着人流上了二楼,看得出来,有的客户来办事,也有的职工才来上班。
二楼楼梯的右侧是一个回廊,从回廊可以直接看到一楼大厅的情况。
他绕着回廊走了一圈,看了看卫生状况,地面还干净,但窗户的玻璃有些模糊,他伸出右手的食指,在窗台上轻轻地滑了一下,随后,把手指凑到嘴边吹了吹灰尘。
回廊的左侧是一条狭长的走廊,走廊的两边是办公室,左侧第一间办公室,门牌上写着201,西部营业所所长室,屋门没关。
屋子的对面门牌上写着西部营业所,里面有几个员工在忙着手里的工作,他向里面看了看。
“你找谁?”一个员工问。
“你们所长没来吗?”郭局长问。
“你去他屋里等一会,所长一会就能来。”
“好”。郭局长向201走去。
屋子不大,门对面是窗户,靠在窗前的位置并排摆了两张桌子,桌子上面放了一块玻璃板,下面压着硬的绿色海绵垫,中间夹着几张表格,上面杂乱地记了些电话号码,桌子上摆放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几张报纸,和几个本子,其中一本是工作日志。
郭局长坐在所长椅子的对面,打开日志,里面记录着每天的工作情况。
很平直的格子,偏要斜着写,没写几行字,就满篇了,字迹潦草,很不规范,不仔细看,也看不明白写的是啥,仔细辨认,上面写着某月某日组织现场工作检查,某月某日组织学习等。
02
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了一声大嗓门:“哥几个一会儿都到我的办公室来,给你们讲个新鲜事儿。”
说完,大嗓门直接进了屋,正好看见郭局长,郭局长也扭头看见了他,郭局长仔细打量进来的人,他个头不高,身体肥胖,脸色暗黑,看上去凶巴巴的样子,有四十五六岁的年纪。
那人看见屋里有人,冲他大喊道:“你谁呀?怎么跑到我屋来了?赶快滚!滚!”
这时对面屋的员工陆续走到了门口,看着眼前的一幕,大家都等着看笑话,谁也没有说话。
郭局长问:“你是班长?”
“你管我是不是班长,赶快滚!有事该找谁就找谁去!”郭局长站起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走出屋子,向楼上走去。
他刚走出屋子不远,就听见那个班长在大声地说话,一会传来哄堂大笑声。
走到三楼的时候,对面急匆匆地迎过来一个人,对郭局长说:“郭局长,您好!有失远迎,我是解伟,请您到我的办公室。”
郭局长看了他一眼,也认出了谢伟,昨天,他查了干部的花名册。
“好。”说完,被解局长迎进办公室。
这时,西部营业所的一名职工刚好路过三楼,看到解局长毕恭毕敬的样子,知道来了大领导,到了二楼班长办公室,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所长老刘。
“那人长啥样?”老刘问。
“中等身材,小平头,带一副眼镜,上身穿的是深蓝色夹克衫,下身黑色西裤,一看就是有知识的人,像个大领导。”
老刘立刻傻了眼,这不是刚才让自己撵走的那个人吗?自己这是摊上事儿了,屋子里的人,都识趣地回去干活了。
原来办公室江主任得知郭局长下基层的消息后,他也不确定会去哪里,但九点半有个会,估计不能走远,很可能去市内几家基层单位,他急忙打电话通知各单位领导严阵以待。
解局长接到电话后,急忙和副局长下楼寻找,走到三楼就看到了郭局长。
解局长向郭局长汇报了分局的基本概况和指标完成情况,郭局长没做过多表态,只是叮嘱解局长,要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指标,企业要以人为本,关键要抓住人。
解局长连连点头,心理七上八下,领导说这话是啥意思呢?下面的人不会给自己惹事儿吧?想到这,他的脑门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由于九点半要开会,郭局长一看时间差不多了,起身离开,解局长把郭局长送到单位大门外,经过一楼大厅的时候,排队的队伍还是很长。
郭局长一走,有人把今天早晨发生的事儿报告给了解局长,解局长一听,一股怒气腾地冒了出来,把老刘叫到办公室,一顿臭骂。
老刘不再张狂,老老实实地听着,不敢吱声,他感到自己即将大祸临头,关键还牵连到解局长,他心里很懊悔,只会低着头连声说:“我有眼无珠,以后注意,再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
“还说什么以后,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回去好好反思吧!”老刘灰溜溜的回去反省。
03
回去的路上,郭大年坐在车里想了很多,在短短的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就发现不少问题。
营业网点少,老百姓缴费难,对服务不满意;管理松散,职工的服务意识太差,就这样的管理水平怎么能取得优秀的业绩呢?
回去后不久,他组织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让大家汇报一下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在最后的总结性发言中,他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要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向管理要效益。
无论到什么时候,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关键要素。
几个月后,公司进行人事变动,本来中层干部工作调整是很正常的事,但一些干部和职工却乐于谈论此事。
由副职提拔为正职,说明领导重用,平调说明工作不是很突出,单位人际关系复杂,每次干部调整,干部们都要在背后议论一番,是不是谁的关系硬,还是确实有水平。
而职工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万一新来的领导是以前的同事呢?可能自己会得到一些照顾,毕竟中层干部都是从公司内部提拔的,如果和新来的领导熟悉,还能捞到些实惠。
以前这种事例也不少,某领导来到一家基层单位,由于之前比较熟,又很明白事理,把一个工人火速提拔为班长或管理人员,是很平常的事,毕竟谁也不甘心一辈子只做普通工人,老刘就是前些年用这种方式提拔为所长的。
安排哪个领导去新兴分局,郭局长拿着干部花名册想了好久,新兴分局位于市中心,是公司的门面,每年有很多兄弟单位来学习交流,如果搞不出特色来,真不好意思领过去。
经过与班子几位领导共同研究,他们选定了徐斌。
徐斌,男,34岁,这次由副科级干部提职为正科级干部,大家都感到很意外,有的人羡慕,有的人嫉妒,他在副职的岗位他只干了三年而已,提拔得太快了,大家纷纷猜测徐斌的后台是谁?
其实,徐斌是农村娃,没有什么人脉。他大专毕业后,分配在基层分局工作,从工人做起,当过班长,后来竞聘为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出色,提拔为副局长。
他工作作风稳健,为人处事得体,提职后,在一家分公司任副局长,工作业绩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为人谦和,有群众基础,在职工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让他过去挑重担,也是对他各方面能力的考验,此次人事变动,没配备书记,由他兼任,与王峰副局长搭班子,两人年纪相仿,王副局长是平调,军人出身,执行力强,工作有方法,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徐斌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新兴分局人员复杂,不好管理,如果搞得好,领导同志们满意,搞得不好,自己会前途尽毁,但搞得好又谈何容易呢?
他忘不了郭局长找他谈话时,对他说的那句话:“不要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你的信任。”
一想到这句话,让徐斌顿时感到压力山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他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来。
04
与解伟局长做完工作交接后,徐斌让办公室人员把全体职工的个人基本情况表报上来,以便对职工队伍的人员结构,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有一个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一个基层单位的一把手来说,关键在于管人,把人管住了,每个人在各自岗位积极发挥作用,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才会创造出更大的成绩,但最难管的也是人。
新兴分局有七十多人,八个班组,按工作性质分内勤和外勤两大块,其中外勤三个营业所,人数最多。
分局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有接父母班的,有当兵转业的,知青返城的,还有几个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学生,文化层次普遍不高,真正兢兢业业干活的职工不多,耍嘴皮子不干活的“老油条”不少。
徐斌有个习惯,每天早晚上下班时间,都要从楼上楼下走一圈,看看职工的工作状态。
大家对新来的徐局长不了解,一开始心里有些忌惮,每天能按时上下班,可过不了几天,又恢复到以往迟到、早退的常态。
内勤班女职工较多,家庭负担较重,每天总想早点下班,没到下班时间就收拾东西早退,所以一到下午,办公室里没几个人。
外勤职工以在外边干活为借口,经常上午来点个卯,下午不见了人影,更有甚者,工作不忙时,连续两三天不来上班,这种风气持续了好多年。
虽然也有纸质考勤簿,一个班组每月一张,签上自己的姓氏就可以,但可以代签,没人认真检查。
可是,到了年底评先进的时候,大家表现积极,那几天,不少职工早来晚走,都觉得自己干得不错,想被评为先进。
徐斌决定,先从抓劳动纪律开始。
他让王副局长牵头,同几位管理人员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最后由他把关,并带领所有班所长一起学习,并严格进行考核。
要求内勤人员必须按时在岗,外勤人员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但必须天天来上班。
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老职工对这些做法已经麻木了,哪个领导不是来了先搞一套办法,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了,又恢复常态。
他们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想看看徐斌能弄出什么花样来,就说劳动纪律的事儿,即使贴了加强劳动纪律的通知,好多人看了也没往心里去。
贴出通知的第二天早晨,内勤班有一名女同志,8:35分大摇大摆地从大门走进办公楼。其实,在一楼有专门的员工通道,8:30应该到岗到位,开始工作。
走进一楼大厅,她看见徐斌背着手,领着考勤员在查岗,她一吐舌头,快速地上了楼,之后陆续又有几个职工迟到。
迟到的几个人抱着侥幸心理,所谓法不责众,说不定就不能考核呢?以前经常迟到也没考核过。
晚上4:30的时候,内勤的几名女职工心里像长了草,往常这个时间办公室早就没人了,他们收拾好东西想走,又怕查岗。
王姐说,我去试试,她蹑手蹑脚的走到二楼的回廊,偷眼向下一瞧,看见徐斌带着考勤员,站在一楼大厅,她赶紧回去报信,大家谁也不敢提前走。
第二天一早,在单位的公示墙上贴出了通知,对昨天的迟到人员每人扣款50元处罚,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个徐局长说话算话,是动了真格的。
这样坚持了一周,大家的劳动纪律好多了,以后每星期不定期检查几次,一个月后,职工们再也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
劳动纪律保证了,但是要让他们忙起来,在岗位上好好工作,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才行。
05
俗话说得好:汽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班所长,就要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所有班所长中,三个外勤所里成员最多,可外勤的三个所长的综合素质差强人意。
2000年年初,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应用,局里开展无纸化办公,过去手工的工作逐渐被电脑取代。
三位外勤所长虽然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带领职工现场干活没问题,但是,对电脑一窍不通。
他们平均年龄45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不愿接受新事物,对电脑不懂,还不想学。工作方法简单,还停留在过去老的观念里,没有创新。每次工作汇报,只能简单的手写罗列几条,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必须要“换血”才行,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一直以来,在企业里,除非本人犯了错误或到了退休年龄,才能把班所长拿掉,毕竟,他们也算是基层单位的“中层”,没听说哪个单位的领导,因为他们工作能力差,把班所长撸下来。
从领导层面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基层领导通常每隔几年一调整,把班长拿下来,这就是在得罪人,不止要有魄力和勇气,还要做好他们“闹”的准备。
如果不“换血”,还继续这样下去,将严重滞后各项管理工作,工作指标完成也很困难,更不要说今后企业有什么大发展。
没有不透风的墙,外勤班长要竞聘上岗的消息还是在职工中传开了。
三人中,刘所长最敏感,自从郭局长暗访事件后,他开始变得谨小慎微,收敛了许多,他一直担心上头给他“穿小鞋”,这次又开展竞聘上岗,他感觉大祸临头,心里惴惴不安。
能者上,庸者下,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谁也不希望被看做平庸。
三个所长经常开小会儿,商量对策。
他们一见面,先是抱怨一通,自从徐斌来,管得太严,现在又要搞什么竞聘上岗,虽然说,他们仨也能参加竞聘,但是他们哪能比得过年轻人,明摆着让他们腾出位置。
只能怨自己点儿背,摊上这样的领导,他们在暗地里没少骂徐斌,骂他不近人情,骂他太能装,说他一心向上爬。
但是,他们又有些怀疑,这种事儿以前从没发生过,他说把所长拿下来就拿下来?但从徐斌做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来看,这种事儿,他真能做得出来。
他们即担心官职不保,又心怀侥幸心理,最后决定,即使真的被拿下来,也要争取一下权益,不能这么窝囊,得找徐斌说道说道。
06
一天早上,三个外勤所长约好来到了徐斌的办公室,徐斌一看,三个人脸色阴沉,像霜打的茄子,有点兴师问罪的意思。
徐斌笑着招呼三个人坐下,说:“你们哥仨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说出来。”
刘所长年龄最大,另外两个人推选他作为代表发言:“徐局长,听说外勤所长要竞聘上岗,我们哥仨想问问这是真的吗?真要竞聘,我们哪比得过年轻人,是不是我们在哪方面做得不好,你尽管批评。”
徐斌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这些深层次矛盾,自己迟早要面对。
徐斌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对他们说了当前的形势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他说:“计算机全面应用的时代即将到来,数据采集,上传,分析,报表等各项工作都要在计算上操作,写工作计划,总结也要电子版,还要会做PPT,这些你们能做到吗?”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刘所长苦笑了一下,说:“局长,你这不是难为我们吗?我们都是大老粗,你让我们去现场干活还行,我们哪懂这些?”徐斌说的话戳到了他们的软肋,三个人的态度有了转变。
刘所长接着说:“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把我们的所长职务拿下来,我们一点颜面也没有。毕竟我们这些年也付出了血汗,不能一下子都抹杀掉吧?”说完这些,三个人像是有了底气,三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徐斌。
徐斌看出了几个人的心思,笑着说:“不只是班所长,就是领导干部也要能上能下,不存在终身制。你们这些年付出的辛苦,做出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你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后还要继续发挥余热,帮助年轻的同志。至于你们几个人的班长待遇问题,班子会酌情考虑。”
三个人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想不开,但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落伍,不再适合当前的工作,也就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竞聘班长的通知一贴出去,年轻人都很兴奋,这是一次公平竞争的好机会,要好好把握。
经过笔试,演讲,答辩等环节,三个年轻人脱颖而出,他们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有两个人是退伍兵,一个人是中专毕业生,他们有活力、干劲足,懂电脑,肯钻研,能吃苦。
在几位班所长的带领下,各班所人员热情高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07
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如何做好服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服务不仅表现在对客户彬彬有礼,使用文明用语等方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来解决。更体现在如何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上,这才是最好的服务。
工作指标最能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想要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就要创新管理手段。
徐斌和王峰带领分局核心团队认真分析,探讨出了一套新的管理办法,那就是实行承包机制,像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把具体指标细化到每个人,这项工作有很大难度,必须要下苦功夫。
他们制定了严密的工作计划,召集一些年轻骨干人员,开始了全面细致的现场普查、数据录入工作,并结合城市规划,在电脑中绘制现场设备的地理位置图,做到精准管理。
历时半年多的时间,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新兴局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徐斌和王峰带领一群年轻人披星戴月,埋头苦干,逐渐探索出一套新的管理模式。
一天早上9点多钟,一位30多岁的妇女来到徐斌的办公室,徐斌以为是客户,问道:
“您找谁?”
“您是局长吧?”
“我是。”
“就找你,我是王良的媳妇。”
“你好!快请坐。”
刚坐下,王良媳妇的嘴就像连珠炮一样:“我家王良天天下班回家要到晚上九点多钟,周六周日也忙,家里啥也指不上,只能早上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家对于他来说,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像是客栈。”
徐斌看她说得激动,递给她一杯水,她押了一口水,接着说:“我白天上班,下班去接孩子,买菜、做饭、干家务,非常辛苦,我不明白,你们有那么忙吗?我说他几句,他就和我吵架,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时,所长王良得知媳妇儿来找领导的消息,急忙跑上楼,到了局长室,对媳妇儿吼道:“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丢人现眼,赶紧回家!”
“我不回家,正好向领导说说家里的困难。”
王良气哼哼的上前想拉妻子,被徐斌制止,三个人坐下来,王良低着头,媳妇的脸上还带着怒气,一种不把话说清楚,就没完的架势。
徐斌首先批评了王良不尊重妻子,然后,对王良的妻子表示感谢,感谢她的辛苦付出,最后说了单位的当前存在的困难,介绍了王良在单位的工作情况。
当王良的媳妇儿得知徐斌和王副局长也要天天跟着一起加班工作的时候,顿时火气全消。
领导都能领着一起干,作为一个职工还有啥说的。王良的媳妇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表示今后要继续支持丈夫工作。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谁的生活也不容易,徐斌家也是如此,他和妻子的老家在农村,双方老人都不在身边,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女儿上小学一年级。
妻子很理解他,除了正常工作,把家务活全包了,又要辅导孩子学习,尽量不牵涉丈夫的精力。
他感到自己愧对妻子和孩子,妻子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付出得太多,等这项工作结束,好好地补偿他们娘俩。
付出总有回报,通过不解努力,新兴分局的各项管理工作在稳步提高,指标名列前茅。
到年底的时候,他们的分片承包的管理办法申报了科技成果,获得了省局一等奖,并在全省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同时,职能部门与市内的各大银行开展合作,下面基层分局积极配合,通过银行扣款的方式,解决了客户在营业网点集中排队的问题。
年底的时候,徐斌被评为局劳动模范,表彰先进时,是郭局长给他颁发的奖状,郭局长面带微笑,用力地拍拍他的肩膀,冲他点了点头,随后,四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没有止境,那些勇立潮头的奋斗者值得被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