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手记】你的感觉好不好呢?

2020-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暖小佳

离学期结束还有最后一周。

今早看到学校行政老师发在群里的视频。一年级口风琴、二年级葫芦丝、三级巴乌、高年级孩子吉他……每天早读之前,弦歌悠扬的感觉真好。

想起亲子班的那句“感觉好才能做得好”,也想起昨天晚上的事。

昨晚,儿子做完一张语文复习卷,显得有些烦躁。烦躁是因为我看到他对自己不会的地方不满意。说明他内心有“我想做好”的期待。

番茄期间休息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剥橙子吃。

我们边吃边说说它的“多汁”,它的酸甜,它明亮的色彩,还有,我们还探讨剥开它时的样子像什么。

“妈妈,你看,像不像易效能LOGO?沙漏!胖胖版的”

哈哈,真是好玩!我又把剥开的橙子换了个造型把放在盘子上,对他说:“请看母后大人的杰作!”

哈哈,我俩又笑成一团。

胖版沙漏

那个时候,其实我和孩子一起在感受当下。

有看、有听、有感觉、有想象…….

我想,身心打开的感觉就是内心充满力量,没有担心和焦虑。

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一起泡脚的时候聊到了复习。

“儿子, 今天做卷子的时候,你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再加把劲吗?“我问他。

“拼音还是我的弱项,还有课文内容填空,期中考试这里我扣分最多,我要抓紧把要背的课文都复习一遍!”

紧接着,我们探讨还有一周时间,面面俱到显然不合适了,重点要抓哪只青蛙的问题。

探讨之后,儿子说起最近的流感。班上有一个同学好几天没来。

“妈妈,我很关心他,帮我问问他妈妈,现在怎么样了?”

我很高兴的是,孩子在期末这段时间除了聚焦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应试技巧外,也在关注身边的人,需要关心的小伙伴!

确实,我们可以有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期末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作为妈妈,我做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呢?

把心安下心来,持续做和反思,就会带给自己和孩子更多的成长“礼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