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食盐抽检报告:33批次食盐上黑榜,碘问题是重灾区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盐道文化

作为百味之首,食盐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2014年1月~2019年5月对食用盐的抽检数据。

从结果来看,近5年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管局共检出33批次不合格食用盐,当中包括海盐、湖盐、岩盐、井盐等多个食用盐品种,不合格原因为碘含量、氯化钠、氯化钾、粒度、铅、水分,其中碘含量不符合国标高达20次,占不合格比例的57.1%。

其中,内蒙古、山东、四川生产的不合格食盐较多;从品牌来看,母亲湖、中盐等多次上榜。

多“碘”少“碘”都不行

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碘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对人类的生长、智力发育以及繁衍起着巨大的作用。

碘缺乏不仅可引起人们熟知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地方性克汀病,而且可影响胎儿和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从而造成不可逆、永久性的智能障碍。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食盐补碘是全球通行的做法。西欧、美洲等一些国家同样食用碘盐。

1994年,我国正式将全民食用加碘盐作为一项国策推行,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碘化钾。

现行最新的《食用盐碘含量》规定了20mg/kg、25mg/kg、30mg/kg 3种标准,允许波动范围为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抽检结果显示,碘含量与宣称不符是食盐抽检中的最大问题,其中不添加碘盐检出碘超标者有4次,加碘盐碘含量未达标者有16次。

比如说,湖北蓝天盐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中盐绿色深井岩盐(350g/袋,2015/12/9)碘含量范围在18~33mg/kg,“碘盐”的碘检测结果却显示“未检出”。

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生产的深井岩盐(350g/袋,2017/3/1)是碘含量明显不足的一款“碘盐”,其标称碘含量范围应为18~33mg/kg,实际检出碘含量为0.42mg/kg,与标准值差距四十多倍。

是否意味着碘补得越多越好呢?

不是的。高碘同低碘一样会危害人体健康,如果长期过高剂量补碘(每日多于1000μg),就有可能导致高碘性损害,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碘源性甲亢。因此,水源性高碘地区、甲亢、自身甲状腺炎等需要限碘的人群应该选择“未加碘”盐。

母亲湖、中盐等频频上榜

在我国的食盐消费市场,东南一带(山东、两淮等)以海盐为主,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则可选择岩盐、池盐、湖盐,中部(四川等)也有食用井盐的。

从省份来看,2014年1月~2019年5月,不合格食盐涉及内蒙古(11次)、山东(7次)、四川(7次)、广东(4次)、北京(2次)、辽宁(1次)、天津(1次)等7个省份或直辖市。

在33批次不合格食盐中,锡林郭勒盟额吉淖尔盐场生产的“母亲湖”牌食盐上榜次数高达9次,占所有不合格食盐的27.3%。此外,中盐、粤盐、雅、林宏、双晶、海原味等知名食盐品牌也有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海中盐莫顿盐业公司分装的一款高端进口盐——莫顿牌加碘海盐,也因为碘含量不足而登黑榜。

*部分转载自《消费者报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