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摆脱孤独感_4则(20171227)
《科学美国人》| 摆脱慢性孤独
马徐骏
| 孤寂深渊
今天的内容是《科学美国人》的封面推荐文章《孤寂深渊》,The Toxic Well of Loneliness。作者弗朗辛·罗素是一名资深记者,尤其擅长写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文章。
我们之前讲过《新科学家》杂志关于孤独的文章《摆脱孤独感》,其中详细讲过孤独对于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比如,会造成抑郁、增加体内炎症等等。今天的内容着重讲的是人为什么会孤独。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孤独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克服孤独的方法也不一样。
|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为什么孤独?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一时刻都会有孤独的感觉,这种孤独的感觉会随着我们生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交到了新的朋友,或者是开始了新的恋情。这种短暂的孤独感受并不是文章要研究的内容。
科学家们研究的,是那些长时间内都处于孤独的状态,即使周围环境发生了改变,也仍旧孤独的人,研究者把这类人的孤独叫做慢性孤独。
慢性孤独未必是一个人身边没有陪伴,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比如说文章里,一位叫Carrie的女性,她的生活在外人看来很幸福,有自己的事业,爱她的丈夫,身边也有朋友。但是她从青春期开始,就一直处于孤独中。也就是说,慢性孤独是一种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别人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关系。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比较容易出现慢性孤独的群体,缺乏社交技能、对生活消极的理解和生活发生改变,是他们出现孤独的主要原因。
儿童和青少年的孤独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孤独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是持续一生的。研究显示,童年就长期处于孤独的孩子,在青少年以及成人时期抑郁的可能性更高。
孩子孤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交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主动接触别人、成为可靠的伙伴、解决冲突这几项能力。如果这几项能力欠缺的话,就不太会和其他小孩相处,那这个孩子在融入团体,或者和他人交朋友时就会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孤独感。但这种状况也可能出现改变,随着他们掌握越来越多的社交技能后,就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变得不那么孤独。
青少年情况就比较棘手,他们的社交技能有可能非常好,表现也很得体,却一直感觉孤独,这是因为他们对自身和外界环境、人际关系的消极回应与解读。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者在2015年曾经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持续了四年,研究者发现,长期孤独的青少年在社交场合中,无论是否被邀请了,他们的回应和对此的理解都比其他小孩消极。如果他们被邀请了,他们会觉得是偶然,而不是自己受人欢迎。但是假如他们没被邀请,却会让他们异常不安,会觉得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而遭人讨厌。
作者在文章中分析到,导致这些青少年如此孤独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低信任度问题。他们对自己和对周围环境都缺乏足够的信任,所以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比较消极。
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无论是孩童还是青少年,他们对自己和外部环境信任度越低,他们的孤独感就越高。在这个阶段,孩子身边的人,比如说家长和老师,有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对自己和生活能够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就至关重要。
说完了孩子和青少年为什么孤独,咱们再来看看老人为什么孤独。
文章里说,人们普遍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老年人比较孤独,但实际上老人的孤独感却没那么高。研究者曾经就老年人的孤独情况做过调查,他们调查了一千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只有9%的人报告说自己非常的孤独,30%的人说他们偶尔会孤独,而有61%的人说自己从来都不会孤独。你看,外国老年人好像活得都挺乐呵,不怎么孤独。这一点,和咱们中国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在全国各地工作。独居在家的老年人被称为“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发布调查数据,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近五成空巢老人,其中近四分之一老人有孤独感。缺少精神慰藉,缺乏陪伴是他们孤独的主要原因。此外,当老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的时候,他们的孤独感也会上升。比如说,失去伴侣,或者是出现了健康问题需要被照顾。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父母,特别孤独。
| 摆脱孤独的科学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又称为CBT-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是研究者公认的效果最突出的治疗方式。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谈话治疗,消除或者改变慢性孤独者对于生活的消极看法,降低孤独感。
这一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效果显著。青少年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们的父母也要参与其中,帮助他们建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比如说,父母要对孩子表示对他们的喜爱,建立他们对自己的正向认知。通过积极坦诚的交流,比如说家庭成员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对信任的理解、如何维系信任这类话题,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观点的氛围中。
孤独的儿童是最让医生头疼的,他们不像成年人和青少年那样,可以进行长时间、有逻辑的谈话,理解力也有限。儿童孤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交技能,所以降低儿童的孤独感,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也没有找到什么有效的干预办法,仍在探索。现在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的陪伴与教育,对于缺乏社交技能的小孩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情景模拟、肢体游戏等方式,来教给孩子社交方法。父母和老师也要多鼓励夸奖小孩,让他们多与外界接触,提高社交技能。
对于老年孤独者来说,降低他们的孤独感方式就比较多。比如说冥想训练、养宠物、教他们使用视频通话功能,增加交流,都会产生效果。
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认知行为治疗。去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老年护理学教授劳力·迪克(Laurie Theeke)和她的同事关于认知行为治疗,以谈话为主,做了个实验。他们召集到27名老年孤独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咱们叫鼓励组,鼓励组就是,你觉得自己哪里不好,组里的其他队员就会在这个方面鼓励你。另一组咱们叫健康讲座组,就是让你一直听一些老年健康讲座。这个项目一共持续了五周的时间,在项目结束后,鼓励组的成员都降低了孤独程度,效果显著。他们收到了更多来自他人的支持,连血压的状态都更好了。而另外一组,也就是健康讲座组几乎没收到什么正面效果。
回到孤独的中国父母这里,父母的孤独感既来自于对自身的否定,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也来自于缺乏陪伴与外界的交流,所以就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子女的思念上面。像刚才讲到的,给父母养只宠物,多和他们打视频电话、陪他们聊聊,多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老年活动,哪怕就是跳跳广场舞,或者和同龄人出去旅旅游,都会有效果。
还有一招,就像刚才实验里讲的那样,父母觉得自己哪里不行,不是涉及健康安全的方面,咱们就多鼓励。看到自己的父母在转发一些养生帖、励志帖的时候,只要不涉及健康安全,别总觉得爹妈是被忽悠了,总想跟他们摆道理,讲科学。我们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开心,降低他们的孤独感,一味地去批评、否定他们,并不能做到。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更快乐。
好,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孤独的原因各不相同,偶尔的孤独很正常,但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就得让我们警惕了。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孤独的中国父母,冥想训练、养宠物、教他们使用视频通话功能,展现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都会产生效果,让他们降低孤独感。
《新科学家》| 摆脱孤独感
马徐骏
| 人群里的孤单
今天给你讲《新科学家》杂志的封面文章,《人群里的孤单》,Alone in the crowd。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莫亚·萨那,是一位自由撰稿人。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绪,就是孤独感。说起来,孤独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我们都碰到过,却很少有人深入思考过。有时候明明是一个人,却不会觉得孤独,有时候身在闹市里、人群中,却觉得孤独得无法忍受。
根据英国精神健康基金会的研究,现代社会,年轻群体感到孤独的人,比老年群体要多很多。
这篇文章深入地分析了孤独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长期的孤独感对人是一件非常有害的事,它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和寿命也有损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抗孤独感。
| 孤独感从何而来
没有人会喜欢孤独感,觉得孤独感是一种舒服的状态,它会让你很难受,但是你想过没有,既然孤独感对我们是不好的,那么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它被保留了下来呢?
根据综合的科学研究,孤独感就跟疼痛、饥饿一样,是人类的一种生理预警机制。
我们都知道,人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比较差的,不像动物,跑得快、有爪子、有獠牙,所以原始的人类,要群居协作才更安全。如果落单了,危险性会大大增加,可能会成为野兽的午餐。所以孤独感,是为了让人感到威胁和恐惧,赶紧回归群体。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孤独感常常会伴随着失眠的症状,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会让你随时保持警觉,说白了,孤独感的存在是为了救你的命。
而到了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变得更加容易孤独。但是,匹兹堡大学的布莱恩·普利迈克教授,在调查了1700个从19到32岁的年轻人后发现,只有社交网络的重度使用者才会感觉孤独。如果只是把互联网当做工具,查查资料、跟人联系,你是不会有孤独感的。只有漫无目的地在社交网络上刷着玩,而且加了一堆不熟悉的人,你看这些人的状态才会让你容易产生孤独感。因为在网上人总是会表现出自己的生活比看起来好,这容易激发出攀比和负面情绪,让你觉得别人的生活很精彩,自己很孤独。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在现代社会更容易感到孤独。因为年轻人里过度使用网络的人更多,另外年轻人的生活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好多年轻人可能为了一份工作背井离乡,一个人到大城市生活,或者没有结婚,也没有伴侣,所以他经常会感到强烈的孤独。
偶尔孤独是没关系的,但是长期感受孤独感对我们是有害的。
| 孤独感的危害
为了摆脱孤独感,人们更容易做出危险举动和坏的决定。比如暴饮暴食、酗酒、吸毒、危险性行为,但是这是心理层面的。
长期的孤独感对人生理的危害,不亚于吸烟和肥胖造成的各种疾病。文章里说,长期的孤独感相当于每天吸15支烟,相比普通人,孤独的人有26%的概率更早死亡,而且孤独对于一个人的头脑和基因都有损害。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就像之前说的,孤独感本来就是一种生理预警机制,会影响你体内的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长期的孤独相当于,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体内的炎症也会增多,而且你对负面信息和威胁的感受力会加强。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你陷入更多的恐惧焦虑当中,也会变得更加孤独。
这张著名的UCLA孤独指数测量表,你可以对照着检测一下,得分在25分以上,说明你处在孤独程度比较高的状态,就要当心了。
| 怎样对抗孤独?
文章给出了两个方法,建立高质量关系和寻找使命感。
先来说建立高质量关系,根据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对抗孤独感需要的是社交关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你需要与至少5个亲密的家人或者朋友,建立高质量的社交关系。你社交时间的40%要给这五个人,包括有事没事要问候一下、经常关注他们的动态、经常聚会。
而寻找使命感,就是给自己的生活定目标,寻找你生命的意义,哪怕就是经常帮助别人,都可以帮你对抗孤独感。有使命感的人不容易迷茫,你会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努力,就像《精英日课》的万维钢老师经常说的,你要寻找,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总结一下,孤独感是一种人的生理预警机制,但长期的孤独感对人的健康是有害处的。为了对抗孤独感,我们需要至少5段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并且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就像我从文章里选出的今天的金句:有目标感,找到生活的意义,可以帮你打败孤独。
隈研吾:从建筑的凌乱之中感受美
日本著名设计师隈研吾,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者。作为日本第四代建筑师的领军者,他理想中的建筑,是那种乱糟糟、有凌乱感的住宅。这种理念与日本一贯干净的印象非常不一样。接受Lens杂志采访时,隈研吾解释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们都在不断制造垃圾,如果周围的环境一尘不染,即使有一点点垃圾存在,也会觉得很碍眼,所以,让周围变得乱糟糟的,住在里面就不会有很多负担。
隈研吾说:“如果人每天都面对一丝不苟的东西,其实是会心生厌烦的。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更容易对规矩的东西产生反感。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活得不要那么一丝不苟,希望在更多的地方都能有宽松的空间。从建筑上来讲,就是要从凌乱之中感受美。而且,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变化,变得越来越脏。”这些变化是他近年来觉得非常有趣的现象。
如今的年轻人都非常强调自己的个性,但看上去他们又都很像。对此,隈研吾的看法是:因为环境太宽松了,就没有反抗;没有反抗,就没有个性。比如,父母不会要求年轻人一定要成为谁谁谁,老师也不会教育年轻人一定要怎样,于是年轻人都变得非常自由,也正因为这份宽松的自由,反而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够鲜明地凸显。隈研吾说:“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自由成长,但这份自由反而束缚了个性的发展,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一样了。”隈研吾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45岁,年龄的差距导致他在父亲面前总会非常紧张、战战兢兢。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引发了他的反抗,也形成了他现在的个性。
——李翔知识内参
美国与中国很不一样的几个规则
相比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国是一个经济体量非常大的国家,从整体上看,民众的富裕程度较高,加上对外来移民比较包容,因此还是有很多发展机会,但是在美国做事情的方法和在中国不同。
我在之前的来信中聊了在边界里做事的道理,在美国做事情,尤其需要了解边界是什么,这些边界不仅包括商业规则,比如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等,还包含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案例一,美国人把追求个人幸福写进了《独立宣言》,这是一个具有宪法效力的文件。因此,很多美国人动不动就以追求个人幸福的理由离婚。但是,在男女交往上,不能乱来,要守规矩。
中国有一个富豪,几年前到美国纽约做投资,被属下以性骚扰和诽谤告到法院,后来被美国曼哈顿法院判定罪名成立,判处赔偿1800万美元,从此声名狼藉。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之后,国内投资圈里议论纷纷,觉得这种事情在中国早就被摆平了。但是在美国,没有什么高一级的主管能“罩住”这种事情,有问题到法庭去吵,一个大老板和一个普通员工对簿公堂,对前者来讲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案例二,避税在美国是一件合法的事情,但是逃税则不是,这个边界很清楚。
光明正大地将现金带进美国,在海关登记一下并不需要上税,但是很多人悄悄地带现金入境,这就麻烦大了。
很多人觉得每次少带点,分多次带进关,多次存入银行,不会有问题,其实在今天大数据时代,这种漏洞早已经被堵上了。在美国几乎没有人管个人的生活,除非得罪了两个部门,联邦调查局(FBI)和国税局(IRS)。
案例三,急救医疗。
在美国需要急救的情况下,医院必须救治,不论有无医疗保险。一些到美国探亲的老人突然得了急病,送到医院救治,出院后,会收到一张额度不低的账单,通常会有几万美元。
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和医院商量,能付多少付多少,大部分时候支付10%,甚至更少,医院也会接受。
我的一位印度同事的父亲来探亲,急救花了近两万美元,在美国并没有保险。最后找医院商量,他在印度的医疗部门支付了500美元左右,他们自己支付了大约500美元。这个事情就算了结了。
类似地,一位中国母亲急诊花掉了近万美元,和医院商量,医院替她以“穷人”,又是“生命必须”这两个理由申请了福利,她自己只掏了几百美元,也把欠账销了。
但是,很多探亲的父母不这么做,他们不去解决问题,而是直接跑回国赖账,这样的话,想再到美国来,几乎不可能,即便混进海关,催债公司也会一直跟在屁股后面,这滋味可不好受。
很多人想在美国创业或者做生意,它的好处是,平时没有人烦你,政府不干涉你,当然也很少扶持你,这其实比较省心。当然,如果有人擅长乱中取胜,在美国可能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吴军《第019封信丨 美国VS中国,在哪里生活更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