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这么久的英语,你的孩子却无法流利的表达,怎么破?
前段时间看了一场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的演讲。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听完我这才意识到,我太幸运了,这一年多来,我一直无意中对孩子的英语启蒙也是运用这种方法,才让孩子具备英语思维,进步神速。
演讲嘉宾 Dr. Herbert Puchta,是国际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习专家,曾担任“国际英语教师协会主席”(IATEFL)一职。以下是他长期研究的重要观点。
没有母语环境,孩子的英语思维应该如何培养?
作为非英语母语者,我们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无论在纸面上还是脑子里,都习惯去做“翻译”。
比如,我们读到一段英文,第一反应常常是弄清楚每个单词对应的中文意思是什么,要把中文意思串起来,才能明白这段英语说了个什么事儿。我们用英语对话时也是一样,先在脑子里用中文打好草稿,然后想想“这句话翻译成英语是什么样的?”,最后再从嘴巴里讲出来 ... 真的是“手忙脚乱”!
Puchta博士认为,这样做,不光累,效果也不会好,他说:以翻译和语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是正确的途径,因为它并不能赋予学生在现实世界用英语沟通的能力。
所谓英语思维,就是 Think in English,或者 Use English to think;简单直白地说,就是要避免翻译 Aviod Translation,跳过中文,直接用英语去想、去表达。
比如,看到一棵树的图像,一个具有英语思维的孩子会直接想到 Tree,而不会用“树”这个中文词来做过渡桥梁。
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具体来说,爸爸妈妈在家里可以怎么做呢?博士这样建议:
1、在语言和图像(images)之间建立直接联系
很多爸爸妈妈带孩子开始学英语,常会这么做:用一副挂图,或者一些字卡,让孩子跟着学 “苹果,苹果,apple;香蕉,香蕉,banana...” 复习的时候会这样提问:“苹果的英语怎么说?香蕉的英语怎么说?”
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的!
重要的事说三遍!正确的做法是,在语言和图像(images)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比如,像下图这样,孩子听到英文Apples的时候,就能直接用手指出苹果的图片。
2、在语言和动作(actions)之间建立直接联系
中国孩子学英语的时候常常很害羞,不说不动,静静地接受,最后的结果,就是咱们一直感到很无奈的“哑巴英语”。
学英语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动起来 - act out English;(略)
3、同时调动各个感官(multi-sensory)去学英语学语言,是一个多感官配合的过程。(以后再展开)
我是一枚在家践行英语启蒙的宝妈,积累大量有用的经验和实操方法。孩子收获巨大,欢迎感兴趣的亲们一起交流。有福利赠送!暗号:启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