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正确打开方式
人注定要徘徊于焦虑与厌倦两极之间。
——叔本华
人,总是会时不时的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
很多时候,焦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
我有段时间就特别焦虑,特别是看了一些关于30岁怎么怎么就晚了,35岁就要失业了,之类的文章后,更加焦虑了。
而像我这种对未来的焦虑属于比较常见的,有的人会对生命的价值产生焦虑。
甚至有的人因此对自己全盘否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过着失败的人生。
这种对人生的焦虑现象,弗兰克尔称之为“存在之挫折”。
《人类简史》的作者之前写了一篇文章提出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阶级:无用阶级。
未来会出现这样一大群人,他们不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是可以获得不错的生活保障。
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这样一群人了,由国家和社会养着。
这样的无用阶级,可能会成为生活失去意义的一群人。
吴伯凡解读:当你什么都不操心的时候,你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这种对人生的厌倦现象,弗兰克尔称之为“存在之虚无”。
不论是“存在之挫折”还是“存在之虚无”都属于意源性神经官能症。
针对这样的心理问题,不同的心理学家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我们熟知的弗洛伊德的做法是,通过各种办法,比如梦境,去找出你产生焦虑或者厌倦的主要原因。
阿德勒的做法是:你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追寻和感受遗失的幸福。
而弗兰克尔提出的意义疗法:你应该面对你需要面对的责任和困难,并且从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意义疗法: 作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意义疗法运用存在之分析帮助患者解决自身的情感冲突,这是弗兰克尔首创。他鼓励许多治疗师探究患者过去或当下的问题,通过治疗师做出个人的选择和承担自己的职责来帮助患者选择富有成果的未来。 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调来帮助别人通过自我超越而达到人生意义的新高度,这些是通过积极的努力、适当的方法、接受限制以及明智的决定来实现的。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很清晰的指出寻找生命意义的三种方式: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作为集中营幸存者的弗兰克尔用自己那段黑暗的经历告诉我们意义疗法的产生和意义。
在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够,还要干苦力的时候,弗兰克尔说,只要想到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妻子,就觉得自己要努力活下去。
而另外一个支撑他的就是,他在进集中营前就开始在写关于意义疗法的著作,一直未能完成。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完成这篇著作。
马斯洛总结过人类需求的5个层级。
image
我觉得当你的某个级别需求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试着将高级别的需求作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的目标。
比如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其实连第一个层级都无法得到保障。
而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其实是在第三、第四级上。
image当他从集中营出来后,得知自己的妻子和亲人都早已离世。
当他把自己的意义疗法著作完成后,之前支撑着他的生命的意义都已经消失的时候,他通过“意义疗法”找到了新的生命的意义。
那就是用“意义疗法”去帮助更多的人。
弗兰克尔说:我生命的意义就是帮助别人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只害怕一件事,那就是我配不上受过的痛苦。
——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觉得弗兰克尔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焦虑和厌倦是人之常情,你可以去克服它。
当你克服的过程中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经历自己应该经历的,找到生命的意义,那你会过得更好。
image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苦难,我们勇敢的面对它们,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这些经历。
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
——《活出生命的意义》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实践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