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中国文脉》余秋雨(一)(2020年)

2020-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仅作个人读书打卡记录的泠

读后感:

《中国文脉》可以算一本简略的文学史,对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有简介和评说,我认为有些评语是值得仔细推敲的,散文式的语言,并不严谨,适合通俗阅读。

开篇就取名为《中国文脉》对文脉作了简要梳理,作为引子,后续的篇目都是针对此篇作详述。文脉形成原因这一点很重要,至少我在读其他版本的文学史时,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一块,当然也不是说先生所有的文脉形成原因阐述和代表人物的描述一定是准确的,那么严谨去考证,但是也是极具参考性。比如对曹操的论述,唐代文学的鼎盛,前期有个特殊的王朝具有莫大的贡献——拓拔氏建立的北魏,推行汉化制度,同时对其他外来文化的汇聚,使后来的大唐有了开拓盛气的文风。同时,先生对屈原的出现,司马迁的《史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极为推崇的,我想如果有人想要简单了解中国文学,这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还有一个关注点,政治与文化在各个朝代不同程度的贴近交融,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点,如宋代文学的形成就因此具有不可复制性,特别是辛弃疾和陆游这两个文脉代表人物的出现,是极其特殊的。

ps:因为想要摘录的东西很多,所以分三次记录。


摘录:

                                                                                  一

1.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2.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我一向主张,研究文化和文学,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

3.“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二

1.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

2.文学,必须由“意指”走向“意味”。

3.《诗经》中,有祭祀,有抱怨,有牢骚,但最主要、最拿手的,是在世俗生活中抒情。其中抒得最出色的,是爱情。

4.《诗经》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有节制的谴责和愉悦。

5.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念,传说和神话虽然虚无缥缈,却对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基因”。

                                                                                    三

1.先秦诸子文学品相:第一等级:庄子、孟子;

                                        第二等级:老子、孔子;

                                        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2.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散文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

3.韩非子和墨子:那些干净而雄辩的逻辑所造成的简洁明快。

4.庄子人生格调: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

5.庄子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

6.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

7.(注:艺术形象)在这个意义上,形象大于思维,文学大于哲学,活泼大于庄严。

                                                                                      四

1.屈原:整个先秦时期文学的冠军。作为中国第一个大诗人,以《离骚》和其他作品,为中国文脉输入了强健的诗魂。

2.从宣讲到提问,从解答到无解,这就是诸子与屈原的区别。

                                                                                          五

1.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文学灌注了一种天下一统的宏伟气概。统一文字,使中国文脉可以顺畅地流泻于九州大地。

2.秦代匆匆,无心文事,却为中华文明的格局进行了重大奠基。

                                                                                            六

1.司马迁:将中国历史拟人化、生命化。

2.能把千钧历史撬动起来浸润到万民心中的,只有最本色的文学力量。

3.大家说,他借用文学写好了历史;我则说,他借用历史印证了文学。

4.就散文而言,司马迁是中国古代第一支笔。

                                                                                          七

1.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注:魏晋文脉三段论:第一段)

2.诸葛亮的文句所写,是君臣之情;曹操的文句所写,是宇宙人生。

3.阮籍、嵇康:接过第二段。(注:魏晋文脉三段论:第二段)

4.这是一个“后英雄时代”的文脉旋涡。史诗传奇结束,代之以恐怖腐败,文士们由离经之议、忧生之嗟而走向虚无避世。生命边缘的挣扎和探询,使文化感悟告别正统,向着更危险、更深秘的角落释放。

5.中国文化,看似主脉已散,却四方奔溢,气貌繁盛。当然,繁盛的是气貌,而不是作品。

6.玄学:向被诟病。胡辩瞎谈的当然也有不少,但毕竟有几个是在玄思之中找到了自己,获得了个体文化的自立。东晋王羲之是最好的例子。

7.第三段主角:陶渊明(注:魏晋文脉三段论:第三段)

8.秦汉至魏晋,时代最高峰有三座:司马迁第一,陶渊明第二,曹操第三。理由:

(1)曹操们着迷功业,名士们着迷自己,而陶渊明则着迷自然。

(2)陶渊明以诗句展示了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夸饰,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戒精巧,戒粘滞,审美系统很完整。

(3)陶渊明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帜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

9.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

10.骈体文:东汉时期开始的汉赋末流,滋生蓬勃于魏晋,以工整、华丽的“假大空”为其基本特征。

                                                                                八

1.文脉基本就在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河之间轮换。《诗经》、诸子、司马迁属于黄河流域,屈原、陶渊明属于长江流域。

2.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统治者孝文帝拓跋宏拜汉文化为师,这一来,已在犍陀罗等地相依相融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乃至巴比伦文化也一起卷入,中国北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明大会聚。

                                                                                    九

1.唐朝:“政文具旺”,是中国文化的平台,也是熔炉。即是一种集合,又是一种冶炼。

2.唐代,就是一个文学自立的时代,并因自立而自觉。

3.文学就是文学,只从人格出发,不从理念出发;只以形式为终点,不以教化为目的。

4.唐代诗人前四名: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十

1.唐代文章之首:韩愈、柳宗元。

2.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改变了一代文风,清理了中国文脉。

3.柳宗元和韩愈,特别是韩愈:对古文,“师其意而不师其辞”,学习者必须“自树立,不因循”。甚至,“惟陈言之务去”。同时,两位并不停留在空论上,有大批作品作示范。

4.柳宗元散文:更清雅、隽永、诚恳。

5.韩愈散文:大气魄,崇尚古文里所包含的“道”,难免多说教气,道理盖过审美。

6.在骈体文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逐渐自觉,虽触目秾丽,也是文学里边的事。现在“古文运动”让文章重新载道,迎来了太多观念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学不亲。

                                                                                      十一

1.南唐后主李煜:“词”的里程碑人物。他证明了“政脉”与“文脉”是两件事。

2.人类很多文化大事,都在俘虏营里发生。

                                                                                    十二

1.宋代:政文贴近。

原因:(1)重视文官当政,比较防范武将。使文化和政治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高端联姻”,文化感悟和政治使命混为一体。

            (2)由于文人当政,又由于对手是游牧民族的浩荡铁骑,军事上屡屡失利,致使朝廷危殆、中原告急。这就激发了一批文学家心中的英雄气概、抗敌意志,并在笔下流泻成豪迈诗文,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代表。

3.宋代文脉首席:苏东坡。

4.政治放逐了他,他也放逐了政治。

5.他“突围”,不仅仅是指他突破文坛小人的围攻,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他自己沉溺已久的官场价值体系。因此,他的突围,也是文化本体的突围。

6.苏东坡是一个文化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

7.第二:辛弃疾;第三:陆游;第四:李清照。

8.辛弃疾与陆游:有英雄主义气概,是“大丈夫”,表现出一种品德高尚、怀才不遇、热爱生活的完整生命。

9.李清照:把东方女性在晚风细雨中的高雅憔悴写到了极致,且成为中国文脉中的一种特殊格调。

                          十三

1.朱熹说,学诗要从《诗经》和《离骚》开始。

2.严羽认为诗歌的教化功能、才学功能、批判功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吟咏性情、达到妙语。

                          十四

1.多数昆曲作品过于冗长、秾丽、滞缓、入套,缺少元杂剧那种活泼而爽利的悲欢。

2.中国文脉之于中国戏剧,大概是六分归元杂剧,三分归昆曲,一分归地方戏曲。

3.元代统治者为少数民族,一些本该褪色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官方支撑,因此比较彻底地挣脱了文词间的道统气、宫廷气、阿谀气、头巾气、腐儒气。

                        十五

1.明清两代,中国文脉严重衰弱。只有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和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可算文化巨人。原因如下:

(1)统治者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文化恐怖主义。

(2)中国文脉的各个条块,都已在风华耗尽之后自然老化,进入萧瑟晚景。

(3)对比上的原因,在中国明代,欧洲终于从中世纪的漫长梦魇中醒了。(米开朗琪罗只比王阳明小三岁)

2.文脉,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直线,而是由一组组抛物线组成,想要继续往前,必须大力改革,重整重组,从另一条抛物线的起点开始。

3.明清两代五百年衰微中,只剩两个光点:小说和戏剧。

4.《三国演义》气势恢宏,故事密集。但是按照陈旧的正统观念来划分人物正邪,有脸谱化倾向。

5.《水浒传》有正义,有性格,白话文生动漂亮,叙事能力强,但上梁山后无法推进,有头无尾。

6.《西游记》是一部具有精神格局的寓言小说,可惜重复、套路过多,影响了精神力度。(这三部排名:《西游记》第一、《水浒传》第二、《三国演义》第三)

7.在流传过程中,《三国演义》的权谋哲学和《水浒传》的暴力哲学对民间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于今犹烈。

8.《红楼梦》的高度也是世界性的,那就是:全方位地探寻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它为天地人生设置了一系列宏大而残酷的悖论,最后都归之于具有哲思的巨大诗情。

9.明代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提出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还认为“今真诗乃在民间”,他们得出结论:各种文学的创建之初虽不精致但精神弥满,可谓“高格”,必须追寻、固守。

10.晚明小品:在刻板中寻求个性舒展,在道统下寻找性灵自由,虽是小东西,缺开发了中国散文的韵致和情趣。对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美文的建立,有正面的滋养作用。

11.清代两位诗人:前期的纳兰性德以真切性灵写出很多佳句,后期的龚自珍,一个在朝野破败的时代站出来的一位思想家。

                          十六

1.一位友人对我说:感冒无药可治,因此世上感冒药最多;同样,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因此研究队伍最大。

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倒是可喜,那就是应顺中国文脉已经不能不转型的指令,成功示范并普及了白话文。

3.本来迫于国际压力所产生的改革思维,很快又被救亡思维替代,精神哲学让位给现实血火,文学和文化都很难拓展自身的主体性。已经显出实力的鲁迅和沈从文都过早地结束了文学生涯,现代作家中真正懂文脉的也是鲁迅。

4.对中国文脉的梳理做出明显贡献的,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三人。

5.梁启超具有宏观的感悟能力,又留下了大量提纲挈领的表述;王国维对甲骨文、戏曲史、《红楼梦》的研究和《人间词话》的写作,处处高标独立;陈寅恪文史互证,对佛教文学、唐代和明清之际文学的研究十分精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

6.如果有年轻学生问我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我的回答是: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

7.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额苍穹之中。然后你就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

                                                                                                                                                     ――《中国文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