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中国式夸奖”
1
五一出门游玩,巧遇一多年老友。
十年未见,双方互相寒暄。
那哥们早已经成家多年,女儿都已经四岁。
谈话期间,聊到孩子教育问题。
我职业病犯了,顺口说到:“四岁了,该上学了。你得好好努力,自己得成长起来,然后才能教育好你女儿。”
没想到,那哥们倒不以为然:“你说的都没错,但我还是觉得学习这东西还是得靠我女儿自己,她要学不进去,我也没办法是吧!。”
我还试着跟他辩论这个老掉牙的话题,没想到他还有“例证“——
我亲戚的一对儿女真争气,我亲戚夫妇双方都忙于事业,根本没空管教孩子。这不,他的孩子们多成气,儿子已经考上了名牌大学,女儿现在成绩也不错。我说了吧,学习这东西得靠自己。
我顿时一阵无语,真的很想跟他上上课:什么叫“幸存者理论“,什么叫机器人思维”大概率“事件。
拒绝“中国式夸奖”话到嘴边,才发现没什么必要。
因为我之前也是这种思维,其实中国人普遍思维都是如此——碎片化思维。
2
碎片化思维危害多多,最大的危害莫过于人们开始相信天赋论、阴谋论、命运论和运气论。
拒绝“中国式夸奖”马云能成功——因为它是外星人;他们家的祖坟风水好;因为麦当劳的经理当时没招他做实习生,他只好去创业等等。
各种牵强附会的理由一箩筐,跟当年朱元璋称帝之后,千方百计找点故事让自己变得像神明一般。
现在马爸爸也开始回馈社会,到处演说,告诉世人:“你们只要努力,就会跟我一样成功,你们就会成为下一个马云。“引得世人趋之若鹜,敬若神明,真是恶性循环。
其实懂点“概率论“的人都知道这些不过是小概率事件罢了。
从这个层面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传销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为什么传销起于美国,而盛行于中国,全都是传统思维、碎片化惹得祸。
3
碎片化思维导致的后果很多,本文基于这个理论聊一个相对简单的话题——究竟该怎么样夸奖你的孩子?(注:以下观点出自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徳韦克教授脑科学研究)
拒绝“中国式夸奖”现代人基本都知道,孩子是夸出来的。
但该怎么办?学问多多!
很多父母都会疑惑,同样是遇到挫折,为什么有些孩子就能够屡败屡战、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但有些孩子却会轻易放弃,甚至不敢去迎接挑战?
孩子容易放弃,没有勇气挑战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夸孩子的方式不对。
不同的夸奖方式其实是在给孩子灌输不同的心智模式。
比如你的孩子这次绘画拿了个第一,你该怎么夸奖?
标准式“中国式夸奖“——孩子你真聪明!
拒绝“中国式夸奖”这就是碎片化思维养成的语言模式,德伟克教授认为:你让孩子觉得人的智力、能力和品质主要是先天决定的,后天改变的余地不大,你就在给他灌输固定型心智模式。
你夸他“聪明有天赋”,就等于是在跟他说绘画学得好仅仅是因为他有天赋,那他以后就会更关注天赋而不是后天的努力。
请一定拒绝“中国式夸奖“,建议你该这么夸——你绘画好,是因为你经常练习,是你努力的结果;你要继续保持,下次你能取得比这更好的成绩!
你让你的孩子觉得成绩虽然有先天成分,但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那你就是在灌输成长型心智模式。
这就是在暗示孩子,大人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练习和勤奋,如果他以后想要继续得到夸奖,就得更加努力。
4
接着德韦克教授还对比了下两种夸法的后果:
1.中国式夸奖——被夸聪明的孩子会躲避挑战。
如果一件事情没做好,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智商有问题,就选择躲避。
或者挑选一些容易办到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去家长面前“邀功请赏”,家长也会百分百配合夸奖他的天赋,万无一失。
相反,被夸努力的孩子更愿意选择挑战。
他会认为别人更看重他的努力程度,越难的任务就越能表现他的努力程度。
2.中国式夸奖——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容易放弃。
科学研究早已经表面,固定型心智的孩子,面对困难时,大脑基本没什么活动。
相反,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们都在积极找寻办法去解决问题。
3.中国式夸奖——被夸聪明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被打败,他们就喜欢“谎报军情”来维护自己的聪明形象。
或者找一些非客观理由,证明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从此变得没有内省精神。
相反,被夸努力的孩子没什么心理负担,只要努力过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5
基于以上分析,那么我们的父母该怎么正确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德韦克教授认为:
首先,要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
其次,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
最后,要表扬成长,而不是表现。(不要说:“你这幅画画得真棒!“而是应该这么说:”上次你这副画,这个地方的颜色涂抹不是很恰当,这次改进了,这个进步很好。“)
拒绝“中国式夸奖”6
如果你看过《刻意练习》这本书就会明白,哪有什么天才,个人认为:所谓的天才都是系统的刻意的科学的训练的结果。
还有一句心灵鸡汤:我们的努力程度还没轮到比拼天赋。
马云这类人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奋斗过程,不是简单的一个亿万富翁的结果。
为了保持身材永如少女,
杨丽萍每天的午餐,
只有一小片牛肉、半只苹果、一个鸡蛋,
几十年如一日;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
凌晨四年半开始发邮件,
之后就去健身房;
奥巴马每周坚持至少锻炼六天,
每次大约45分钟,
只有星期日才会休息;
NBA球星科比,
用“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形容自己每天坚持不懈。
众所周知的道理:过程比结果重要。
道理都懂,可惜大多数人都是碎片化、片段化、截面画的思维,而缺少整体化、系统化的思维,舍本逐末。
7
又让我想了初一的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莫顿·亨特(美),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
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终于得以脱险。
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我记得我做老师时,上这篇课文时就在想,中国的家长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大概有两种处理方式:
1.家长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回避问题:“孩子,站在那里,别动!我去找人帮忙,把你救下来!“
2.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然后向家长报告他解决的过程,家长一定会说:“你这次真是命大(宿命论、运气论)!下次你再敢这么顽皮,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想想这篇课文里的父亲的做法,真是值得中国的广大家长学习学习——
放下身段和责备,站在你孩子的角度,一起面对困难。帮助你孩子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鼓励孩子去践行。每当他走了一步,就鼓励他,干得不错;再走一步,就夸奖他,继续前行。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收获应该是巨大,而家长也能受益匪浅,我想这大概是最完美的教育。
或许有人要抬扛了:要是最后孩子没能自己解决问题怎么办?
听听胡适关于成长的论调: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啊!
拒绝“中国式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