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己读书娱乐圈

马思纯:我爱文艺,并非强装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20人  万_wan

1.

前几天,马思纯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关于张爱玲文章——《第一炉香》的读后感,而张爱玲书迷们说读后感和文章完全不一致,引起互怼,上了热搜。

马思纯:我爱文艺,并非强装

其实远不止这一次,据张爱玲的书迷消息称,马思纯以前就多次发错,或是将句子抄错,或是发的东西和作家所说不一致,这引起了双方的激烈争论,但最后马思纯道歉,说自己今后会虚心接受改正,也称自己不会因为错误放弃分享,今后要多交流,多学习。

马思纯:我爱文艺,并非强装

张爱玲的书迷们错了吗?没错,因为文章感想确实不符合,帮你指出来并没错。

那马思纯错了吗?自己发的感想确实该好好检查检查,书确实该多体会几遍,但大方向并没错,我爱看书,我发读后感,不行吗?明星也是人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犯错呢?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

专注于文学的张爱玲书迷们没有错,他们为了自己所爱而甘心吵架怼明星,没人爱吵架伤和气;马思纯也没错,她爱文艺,最后也虚心接受批评,相信她以后会越来越爱文学。

其实错的只有一方,那就是说马思纯“读书装逼的也不提前预习的那类人”,他们不是张迷,不懂文学,不看书。他们的内心只有一个信念“我都不看书,你看什么书”,他们怼人远不是为了文学的交流,他们只是想证明他们内心那一点孤独的姿态“我都懒得文艺,你文什么艺”。

2.

其实不管从明星还是个人,我们都越来越推崇看书写字,享受精神上的盛宴。

从前一段时间的靳东用错古诗,再到今天的马思纯弄错观后感和文字出处;从我们朋友圈频频刷出的文艺句子,再到各大网站的一份份的精美书单。我们都能感知道,读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越来越重的话题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从以前的读书装逼论变成了如今的不读书土鳖论。读书这种方式,已占据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

但总会有那些旁观者说,"装什么啊,还读书?"这种人在针对马思纯的评论中也占据很多,并非为文学本身讨论,而是为了一种冠冕堂皇的心态:“我都不装,你装什么?"

而我想说,如果非要说装,钱钟书先生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一种附庸风雅的习气”,你有,我有,大家有,生而为人,总会有想要炫耀的冲动念头,我读书我分享我炫耀,理所应当,莫谈讽刺。

抛开这些不谈,这有关文学的话题能上热搜,也能显示出当代我们越来越重知识。

3.

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中讲:“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后,它积的阅历越深,年龄愈多。"我相信我们生活这一代这活在厚重历史上的一代,我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有了进步。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行走。

靳东引用诗引用错,网上长篇大论了苏轼;马思纯写读后感写错,网上对张爱玲的分析又是鞭辟入里,其实这是一个好兆头,毕竟和关注普通人相比,大多数人宁可选择关注明星的事。下一个名家会是谁呢,是钱钟书,是沈从文,是莫言,是福楼拜?我不知道,不过对名家的一次一次的分析,就会理所当然地带来一波一波的文艺热潮,何乐而不为呢?

时代变了,不是曾经以“老粗文盲”自居自傲的时代,以前不会什么手艺不敢出门,现在是不读几本书不敢出门。

我相信,在排队时捧起一本书看,骂“做作”的人会越来越少,分享书籍,讨论书籍的越来越多;在坐车时学习,被骂“不合群”的会越来越少,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这越来越是一个“我爱文艺,并非强装”的时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