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家庭de一点思考
今天和爸爸交流。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你怎么努力,你没有经济,你就活该被穷养。这里的穷养,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
一直一来,我都摆脱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便工作12年,从来没有想过裸辞,因为我没有底气(即便自己做到一个企业的中层),这种底气来自原生家庭的生活状态,及教育。包括婚姻,即便自己非常想摆脱。也不敢轻易谈条件,没有底气或接受一无所有。
原生态的家庭里,妈妈长期舍不得去好一点的商店买衣服或物品,总是去小门店挑选她觉得价位合适的衣服,以量获得满足。爸爸,却觉得她长期乱花钱,能出门的衣服没几件,“水货”一大堆。我以前也觉着是,觉着我爸说得对。后来,发现,一个女人的价值观,在脱离原生家庭再组建新的家庭后,这个家庭的环境和氛围,又迎来新的一轮价值观。
我对爸爸说,因为这辈子你没有“富养”我妈,她的眼界受到这个家庭的经济束缚。
这个时候,我们来挑她的问题时候,只看到表面,却不挖掘实质原因。对她不公平。
同时,我也在观察自己。
今年34岁,即便以前活得简单和单纯。但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我的原生态家庭给我带来的问题,不希望再次降临到她身上。而往往回顾,发现很多瞬间发生的问题,又像及了自己父母以前的处理办法。
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有时候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高度或有效的教育。
教育在生活,点滴渗透在生活。
长期自我安慰,来日方长,有时间。却不知,时间流逝得让你麻木,和不经意。甚至有段时间还对自己催眠,还有明天。作为妈妈,与她爸爸不和的情况,没有彻底解决,是自己的问题。但孩子的心理梳理和陪伴,需要为自己定计划。不可等待。
姑娘,对我很宽容,多数时会为我考虑。我很欣慰。这种宽容,作为妈妈不应“得寸进尺”,也不应用麻木给自己大量借口。
一个人活得如何,这个世界有公平也有不公平。看自己的造化,何时都不晚。有平台,看自己会不会利用,有平台看自己如何珍惜。对自己,还是对姑娘,依然一颗“正能量”的心,坚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