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股权激励,一定能激励到员工吗?员工一定领情吗?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三丰聊机制

员工A:讲道理,期权真的能变成钱吗?

员工B:股权激励是让我累成狗的策略!

员工C:我这么强,凭什么只给我发这点?

员工D:这肯定是老板限制我发展的圈套!

看了上面这些话,你可能会忍俊不禁,但这样的现象确实经常围绕股权激励发生着,并且让很多创业者叫苦不迭。

牺牲自己一部分股权用来激励员工,不仅是创始团队对员工的认可,更是公司创业温度的具象化。

基于这种现实性顾虑,我们在做股权激励时,为了强化激励效果,可以从沟通与信任、合理设置退出机制、注重仪式感这三个方面入手。

沟通与信任

一个设计出色的股权激励计划,必然重点包含沟通环节。让员工心里有底,并对股权激励有明确的价值认可,是建立认同基础的一部分。

对此,激励计划的制定不仅需要针对个体客观因素、兼顾公平与效率,负责人还应该对整个计划的逻辑有深刻理解,帮助员工充分认识激励计划,明确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

作为领头羊,创业者应当在日常中建立好领袖形象,并通过踏实运营让员工看到公司的美好前景。当员工真正认同公司时,股权激励也就成了顺水推舟的事情,即使在过程中出现波折,双方也可以带着信任把事情谈好。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者应清楚认识到,股权激励和工资存在的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尤其是处于较早阶段的创业公司,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现金流,股权含金量较低,如果试图用股权来代替大部分工资,是不切实际的。

合理设置退出机制

股权激励对员工的绑定作用并非绝对。设置合理的退出机制,在保障公司利益的同时,还能强化员工在不同阶段和场景对激励股权的价值认识,了解激励股权的变现场景。

一些有条件的公司,也会设置激励股权的内部转让机制,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激励效果,但这类操作对公司的股权稳定和管理会带来很大的挑战,需要谨慎考虑。

注重仪式感

仪式感贯穿在整个股权激励的流程里,良好的仪式感可以让员工体会到自己是计划里重要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参与者。

公司的诚意、员工参与的深度和流程细节优化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员工对激励计划的态度。通常情况下,公司还会在最后举行员工授予仪式,强化被激励员工的荣誉感,并让制定激励计划的外部咨询团队进行宣讲和答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