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

2022-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Ryanta

实际上讨论“仁”是什么也正是一个知的过程,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也总结出了知的重要性,本篇文章也就是要在学之后再进行我自己思考的总结。

首先我们要知道,如果想要做到真正的有仁,那么你这个个体也必须是要觉悟的。觉悟可以分为狭义的觉悟和广义的觉悟,广义的觉悟实际上也就是以4层次来区分的,也就是本能层面的觉悟,情感层的觉悟,理性层的觉悟和和道德层的觉悟,只要在这4个层次中任何一个层次有觉悟,那么你就是一个觉醒的人。而狭义的觉悟,实际上只是在理性和德性层面的,或者说只有你有反思,那么你才是觉醒的。

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一个哭闹着找饭吃的婴儿,他的生命是觉悟的吗?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的,因为他在本能层面觉悟了,他想要去找饭吃,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因为他并没有对生命的思考(当然我并不认为他没有对生命的思考是不正确的)

那么对于一个有思考有智力的人来说,狭义的觉悟也就是我们在追求仁的时候肯定会遇到的了。

诗人孟浩然就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觉悟的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这一首诗中,诗人是一直觉悟的还是一直不觉悟的,还是从觉悟到不觉悟的一个转变过程呢?(此处的觉悟以及以后的觉悟都是狭义的觉悟)

我认为在最开始也就是第1句,诗诗人实际上是不觉悟的,因为他在睡觉,并没有对万事万物的体察,也没有对自己的反思,因此我们也说这样的一个状态是诗人是不觉悟的。

可是到后来他注意到了鸟,注意到了夜来的风雨以及花落,实际上也就是他慢慢觉醒了慢慢觉悟了,开始对万事万物有了自己细腻的体察,并且他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反思自己最开始没有觉悟的行为,在他开始反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觉醒的人了。

在觉醒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追求仁了(可以说觉醒就是不麻木,麻木不仁,不麻木了,就可以追求仁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这一则大约是说宰我不认同,守孝要守三年这个规则,他认为如果三年不为礼乐,礼乐就会崩坏,孔子问他安不安?宰我说自己很安,于是孔子说,如果你安你就这么做吧。

可见在这一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或者说体验就是“安”这一个字。如果你“安”你就可以不守孝三年,只守孝一年。

实际上,在这一则中宰我并没有考虑道德性的层面,它实际上是从理性和效率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因此他也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安和不安的问题。而孔子之所以反驳宰我的观点,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认为必须要守孝三年,而且还是因为孔子意识到了在我只是从理性的层面思考问题,孔子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从德性层面来思考的。

那么究竟是否应该守孝三年呢?实际上看的还是你的孝心以及你的仁心,因为你之所以要守孝,是出自你的孝,而你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你要立己达人,而达人的过程中,齐家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所以只要你是有人性的有效的,那么只要你能够做到对你的父母还有一颗敬畏和孝心,那么不管你守多久应该都是没有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今的时代和当时的时代也是不同的,孔子如此强调必须要守孝三年,实际上是为了让礼法流传下来,既然本质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至少让形式来存在下来(就好比子贡问关于祭祀的羊的问题),并且在当今世界,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越来越发达,我们要见一个人,要见朋友,要见父母,要和朋友交谈,要和父母交谈,都变成了更加简单的事情,而在古代,也许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就要走上个十几个月甚至几年,并且站在当今社会的角度来讲,如果很多人真的为了父母而抛弃自己手头的工作,也会使社会的运转造成很大的问题,而在古代却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对父母抱有一颗孝敬的心理,我们就不再守孝,或者说不做出任何的实际行动呢?我认为是不行的,因为儒家讲的是知行合一,我们知道了就一定要把它行出来,否则不是真知。

这一点仍然和仁是有关系的,因为要说仁,那就一定蕴含着知行合一,所以说如果我们只是抱有一颗心,而不把你所知道的请出来,那实际上也不是仁啊。

这就是关于仁心和安与不安的联系。

所以说仁心实际上是和每一个人的觉悟,以及安与不安有着很大的联系,安与不安实际上和觉悟是一样的,因为安与不安实际上是靠着个人的觉悟而造成的,可能正是因为你是否觉醒,造成了你对某一件事的安与不安,因此可以得到结论,仁和觉悟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