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作,是一种应该坚持一辈子的好习惯?
李笑来在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不需要坚持就能做好事情的三个技巧”,其一是“在开始做事情之前,先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
写作,是我想持续一生的爱好,今天深入思考它的重大价值,也算是找一找不需要坚持就能写下去的动力。
[1]
梳理心情,平复情绪
从这一点来说,大部分女人都需要写作,我们是情绪化动物,高兴起来,全世界都在撒花,愤怒起来,简直烈焰焚身!
试试写作。
美好的事记下来,让回忆喜乐温馨。
陷于负面情绪时,丧气随笔尖流出去,清扫一地鸡毛,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写完等于倒完,很快平静下来了,要么越写越愤怒摔笔(也可能是手机或键盘,我现在是在手机上直接写)而起,但是站起来之后你会发问:一定要钻牛角尖把自己气死才算结束吗?这件事情能不能换一个角度看?写是一种事后行为,很容易引导你跳出来看问题,然后你还是会慢慢平复下来。
拿本人为例,这一段挤时间写东西以来,几乎没有和张三少拌过嘴,实在没时间也没动力啊。晚上孩子睡着之后,不再像一只恶犬一样守在微信前咆哮:怎么还没回来!某天张三少十二点多到家,进门一看,我正端坐客厅餐桌前看书做笔记,换他吼:怎么还没睡!姐楚楚可怜答:这不是想享受一下自己的专属时间吗?哈哈,得到一个带着外面冷风的大拥抱。
[2]
链接他人,有效社交
用我六十多岁老母亲的话说,时间跟金子一样主贵(珍贵)。可惜我们虽然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不自觉地去豪掷千金,其中一个奢侈行为就是无效社交,毫无收获,落得疲惫加头脑空空。
写作不是一对一交流,我们朋友圈通常有两百到五百人,文章发出来,你差不多在与这么多人聊天,这时好处来了,对你这个话题(文章主题)不感兴趣的人自然会选择无视,而同感或有不同想法的人会私聊你讨论,这就轻而易举筛选出来与你同频的人,与这些人一起头脑风暴,这样高质量的交流,最大限度节约了时间。
还记得《平凡之路之我的父亲》写出来之后,汪同学说“写得不错,说实话咱们父亲那一代人不好写”,这句话我感觉自己被全部理解了,胜过扯千言万语。
用小六的话说:你并不孤独!
[3]
做逻辑思维体操,不断进化
脑子里都是观点,一股脑往外倒,说话强行打断对方,公然抢话说下去,并不给对方机会,有时插叙一个小事情,讲完忘记回到主题。这就是本姐与人口头沟通时屡悔不改的缺点。
写作就不一样了,一字一字犹如急行军,终于码完,瘫在椅子上通篇读一遍,找到成就感:简直狗shi!怎么回事?严重没有逻辑!
拿《中年三季人和四季人》为例,我本意是有时夫妻两个真的没法沟通,不过没关系,问题搁置一边,一方主动示好,另一方见台阶就下,一样过得暖意融融。
但我刚写完时字数四千,里面大量文字吐槽,委屈滔天,通篇负能量溢屏,根本看不出作者到底想说的是哪一点,真是好大一锅烩菜。
与中心无关,只是自己想说的,整段删掉。句子前后逻辑顺序明显颠倒的,调整。最后只剩下一千多字。那些删掉的,后来写成《如果能继续,没有人想结束》。
平时人们常说的写作能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其实还是要落到逻辑上,没有逻辑,何谈组织,就是乱炖。
不断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在做逻辑体操,犹如跑步,每天练习,越跑越远,你看我今天写到第十篇,已经可以把文章分成四个内容单元,是不是比之前所有文章逻辑都要清晰,这,就是进化。
[四]
复盘自己的生活,记录成长轨迹。
对于大部分喜欢码字的普通人来说,写的最多的是自己的生活,小悲伤,小确幸,千头万绪无厘头,刻骨铭心或茫然无处抓摸,欢喜癫狂或愤懑抑郁,都被记录,又不仅仅是记录,在描述事情原貌的同时,总会探究原因,思考解决办法。因为有了经验,那原本会难过的事,会变得平淡甚至转悲为喜,那原本欢喜的,会继续保持。
拿有一份工资的人,常会写年终终结。互联网行业的人,有周总结甚至有日总结,其实就是复盘工作,让明天的工作避开今天的坑。持续写作的人,道理也是如此,复盘生活,让每一天好过昨天。如果今天刚巧不开心,那看一看糟糕的昨天,是不是发现其实今天还好,至少昨天的傻没有再犯。
遥想未来,当我不得不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我希望岁月给我的不单单是容颜的衰老,还有Hold住生活幸福远多过苦涩的智慧。我相信写作可以帮我实现。
如此,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