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大学你要知道的事

这些信息,关键时刻可以帮到你

2020-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塔灯的灯炷
《触不可及》剧照,图片来源 | 网络

学校迎新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或者说是个问题

那天,我们这些迎新的学长学姐,坐在棚子里等待新同学,我的主要工作是,让每一位新同学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来校方式登记一下

我本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上面的每一项内容都是我常用的信息,对我来说,已经记得滚瓜烂熟,可以脱口而出

当时我想,既然我能快速完成,那对于考试刚出炉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个更简单的事情

但新同学的表现令我惊讶,有些内容需要问父母才知道

01

要填的信息是,家庭住址、本人手机、父母手机、自家车牌号等等

填写时,这几项内容总有人自己填不出来,需要父母在身边说出来

急得我满心疑问:自家车牌号不知道可以原谅,但是父母亲手机和家庭住址记不住就有点过不去了吧,这还可以理解,本人手机都需要查看手机是什么情况?

急归急,作为学长,迎新需要给学弟学妹留个好印象,所以我很耐心告诉他们,给他们时间查看

我又本以为,这类同学只是个别情况,等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发现我又以为错了,很多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可以记住自己的手机,但父母双方总有一个记不住,极个别同学连自己的手机都记不住(要是办的新卡阔以理解)

我跟身边老师闲聊,问他看这迎新的情况,有没有中意的学生

他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些孩子太依赖父母,从手机号、车牌号可以看出

原来老师的和我想的一样,所以我顺着话题跟老师开始闲扯

(咳咳,扯远了...)

这个情况不止出现在刚上大学的学生身上,还出现在大专毕业生身上——招的专升本

高中生勉强还算个孩子,无法脱离父母可以理解,但已经读了三年的大学生,还出现这种情况,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02

现在,很多人总是有一个很相似的行为

遇到自己想不起来的信息,直接打开手机找,通讯录没有,就直接问身边的父母,或者微信上问父母

总而言之,一部手机导致了这个习惯

在联系交流方面,手机的确是个利器

保存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打开通讯录,随便点几下屏幕,就可以快速储存一个人的电话

而常用的联系人,父母,不需要打电话,直接发微信就可以快速交流

这一方面,手机的确是个极为便利的工具

但是,我想的是,在记忆基本信息的方面,手机不能取代人脑

天天用手机,什么时候手机没电,没带数据线,或者有线却没宝的情况,根本无法预料

就像我,迎新工作那几天,因为实在太忙,手机顾不得充电,一天两次没电,没线,也没地方充电

可怕的不是手机没电,而是你需要联系人的时候手机没电

如果你可以记住父母手机号,也还不可怕,但如果你不记住任何一个其他手机号,这时候的心情就无法想象

03

同样的情况,让我想到,如果发生在另一种场合,又会是什么情况

想象一下,我们去求职,在对方面前填个人信息,写自己的手机号、父母手机号、家庭住址时,脑子一片空白

这时候手机的确可以查看,但如果这些基本信息,需要看手机才知道,对方会怎么想?

如果是我,我会想:这人连自己和父母的手机号都记不住,也许不关心父母,平时可能对什么事都不上心,不够负责,需要慎选

对我来说,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多心,不一定会影响求职结果,但会产生不好的第一印象

各种各样的场合,只要跟个人信息有关,或多或少都有点影响

交朋友,留个联系方式,需要看手机才能说出自己的手机号,那可太尴尬了

最后

所以说,大学,这件事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太依赖手机的记忆功能,要把跟自己有关的个人信息全都熟记于心

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好处,但如果真的遇到特殊情况,你一定会感激自己能记住这些东西

罗列一下需要记住的信息,一定要行动!

本人手机号、本人身份证号、本人学号、所有家人手机号、车牌号、具体家庭地址、具体学校地址、老师室友的手机号、关系好的朋友手机号

等等等等,应该就这些了吧...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认为对你有所帮助,可以给我点个赞:)

作者:灯炷,一个爱好很多、想法更多的大学生,专注分享大学生活优质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