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关于教育的目的,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过,哪怕后来我读师范院校到成为教师,我也不曾全面思考过教育的目的,只是通过听老师上课或是自己看书了解到现行教育的一些弊端,然后自己也有过一些想法,但更多是人云亦云的抱怨。中国不乏教育的改革家,近十几年来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让全中国的师生们手忙脚乱,可是大家回过头来看,教育依然没有走出一条明朗的道路,甚至很多人对这样的改革也心灰意冷。那么我们教育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上。
读《教育的目的》让我思考很多,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曾经一直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觉得受教育就是让自己变得有知识,有知识了就可以走出农村,所以从小拼命读书,希望自己通过读书让我走出大山,不再重复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后来做了老师,我依然会用“知识改变命运”来激励我的学生,后来发现这句话失去了它原来的效力,虽然这些学生如我当年一样,不过现实的环境让他们已经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是啊,如果把改变命运理解成摆脱贫穷,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那么在现在这种机遇和途径更多的时代环境下,读书是一条见效较慢而且不一定有相当回报的道路。尤其是当下频频出现的就业难的问题,让很多人发出了“读书无用论”的感叹,这是一个可叹可悲的现象。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讨厌学校讨厌学习?教育要回归其理想的地位,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思,教育的目究竟是什么?
也许很多从高考过来的中国孩子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高考结束后大家兴奋地欢呼终于结束了高中三年的高压学习生活,然后把尽情把教科书撕成碎片从教学楼抛洒而下,那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随着纷飞的纸屑轻轻落下。为什么我们读书读得那么悲壮,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受不到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们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终于找到了解脱的快感,很多人尽情享受这种快感,最后虚度年华,带着文凭和“大学生”的身份茫然地闯进了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在现实的生活中显然不够用,面对生存困境时我们变得焦躁惶恐,甚至迷失自我。
怀特海在书中写到:“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换而言之,就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种自我发展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中被严重的忽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本身通通忽视了其价值与意义。
我们当下的教育现状是,父母是投资人,每一个学生就是学校流水线上的商品,被机械的塑造打磨,在经过高考检验关卡时优胜劣汰,而这并不是结束,我们进入大学后依然是为了迎合未来工作而在自己身上投资,多年的教育就是让我们成为一件好的商品,期待遇到好的卖家,所谓“改变命运”。原来,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好的未来”,那个未来就像一束光,给很多人希望,可是却牺牲了无数当下的生活,等到我们走到那个未来,发现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就在那一刹那所有的信念随之崩塌。这种带着功利性的教育追求,让我们成为一个商品,从来都不是自我本身,所以教育也就阻碍了这条自我发展的道路的无限向前,甚至进入死胡同。
我们把学习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哪怕学习某项专业知识也是把它看成是一种谋生技能,这种对学习的狭隘理解让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生存困境,我们一直停留在谋生的束缚中,无法感受自我作为生命在这个世界和宇宙中的独一无二性和意义,那种无限超越自我的自由和圆满更是天方夜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宇宙中一个微小的存在,我们应该在让自身的存在有意义,我们需要去发现世界感受生活,教育需要让我们变得摆脱无知蒙昧,让我们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存在,能够去探索,甚至无限地创造,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获得幸福和圆满。我多想,哪一天我们可以乘着教育的翅膀自由翱翔,我们每一个人不是某个身份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我们自己本身,那时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难以负担的乏味的包袱,我们每一个人都人成为充满创造力、有独特个性、有良好文化修养,有德性的完整的人。
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一种活跃的思想,怀特海在书中详细谈了他的知识观和学习方法。《教育的目的》一问开篇就讲:“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最无趣的。”我们的教育常常希望培养博学多才的人,所以往往会不加选择地对学生大量灌输知识,在训练儿童思维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呆滞的思想”,即“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这种知识除了让学生背上称重的知识的包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危害极大,造成思想上的僵化。所以,怀特海认为要避免这种思想上的僵化,就要特别注意两条规律:“一是不要同时教授太多;二是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只有教授学生少而精的科目,学生才能对所学东西进行自由想象和组合。
我想,思想的僵化是中国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缺乏创造力与创新力的教育早已为世人诟病,原因就是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庞杂而做不到融会贯通。学生学习知识应该避免这种呆滞思想的侵蚀,其途径就是让他们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学习伊始,孩子就应该感受到发现世界的喜悦,他会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种知识的实用性并不是前面所提的功利性,它是指知识应该被加以利用,服务于我们当下的生活,让我们去发现去理解这个世界,即“所谓知识的利用,我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那才是我们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
知识要能够被利用,教育就必须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怀特海极力反对“灌输式”教学,他说人的大脑不是工具,它不是被动接受广泛知识,像工具一样被磨锋利之后才被使用,它是永恒的活动着的,能对外部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时练习学生的能力,及时展示学生精神世界,这依然是说学生的学习必须时刻与生活相关联,“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些不构成整体的碎片知识,而是应该教学生如何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而教师就是要去发现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特征所存在的关系,并成功的展示出这种关系,这样才能把生活嵌入当教育之中。
怀特海极力反对统一的校外考试制度,认为这种制度对教育是极其有害的,他说,“知识的应用过程若要成功,必须取决于学生的品性和教师的天赋”,人的天性各不相同,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教育中排斥差异化,那就是毁灭生活”。我非常认同怀特海的这个观点,统一的校外考试不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以一套刻板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这就让很多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长被“平均”掉,或者是根本不能被发现。怀特海认为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一下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地调整,因为我们是在与有思想的人打交道,而不是与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能力,锻造其对复杂坏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所有这些能力,不是单靠几张考试科目表中所体现的几条既定的规则就能传授的。”
普通文化修养课是鼓励心智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些活动,但怀特海反对在学习中把专业教育和普通文化修养教育对立起来,二者的学习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学习过程,“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特殊的关系。”“对思想的逻辑的欣赏,是具有教养的心理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专门学习之后才能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这样的一种洞察力,既要有全局观,又要有通盘认识;既能看到一组思想与另一组思想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专门的学习,人们才能欣赏一般思想的确切表达,领会这些思想被表达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领会它们对理解生活的帮助。在抽象思维的理解中和对具体事实的分析中,人们的思维能力进行了训练,经过如此训练的大脑的思维能力,既能极为抽象,又能极为具体。”
怀特海认为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对风格的鉴赏,这是培养所有精神品质中最难得的一点。“这是一种对风格的感知——一种审美感——对一个可被预见的结果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的赞美。”从教育的功用来讲,“风格,按其最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最有用的东西。它无所不在。有风格的管理人员讨厌浪费,有风格的工程师尽可能地节约原料,有风格的工匠更喜欢创作美的作品。风格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我认为,怀特海所说的风格是一种对热爱的东西一种终极意义的追求,它来自于一种非此不可的专注,它对人来说是一种实现也是一种约束。所以,“风格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总的来看,我认为怀特海的教育思想中特别强调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一种实际的生活能力,所教知识是指向生活的活的知识,知识不是碎片知识,是相互关联的,能够从整体上加以利用。这种知识的实用性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心智,让他们能够有兴趣主动去探索各种未知的领域,有能力对未来做出判断和预见。他的教育思想是真正关乎学生的成长,教育不是让学生的高分,而是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智去让他们获得一种生活和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