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会员优秀文集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

【阅读专题】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9-06-02  本文已影响25人  LJ读书

针对书友问到的三个高频问题:如何阅读、如何高效阅读、如何制作思维导图。此【阅读专题】共三篇,此为第一篇。此篇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的基础上回答第一、二个问题,结合个人经验有增补。

【导读】:Q→A

Q(三个问题):读不懂、读不进、读了忘

1、信息过载→“知道”太多,而“理解”太少⇒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2、“娱乐至死”的世界→背后是一群最具才智的团队→目的就是将包装的观点装进我们的大脑⇒我们不再需要自己做结论。

3、读不下书,读不懂书,读完就忘。

A(回答):

⇒本书·方法论(阅读前四个问题思考+阅读中主题阅读)

我将用两个关键问题开启本书:

1、阅读者必备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2、阅读的四个层次是什么?

3、延伸:宋鸿兵海量阅读方法论

一、阅读者必备的四个基本问题

1、这本书整体到底在说什么?

2、细节部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本书论述的有道理吗?全部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分别用结构语言和白话各梳理一次(针对两类读者):

·用结构语言梳理:(对于上面1→4)

建立信息(整体、细节说了什么)→传递信息(用什么架构表达的)→真实性(论述的因果是否有漏洞)→行动(哪些可以收为己用)

·用白话梳理:(对于上面1→4)

a作者发现了一个什么值得解决的问题(本书前半部背景说明)→b作者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本书后半部方法论“种草”)→c作者是用什么表达结构来论述这本书的(比如:总分总的金字塔结构)→d作者的知识如何“分解”进我的脑子,而不是毫无保留的“拉了出去”(关键词:应用。这里,首先在选书时,一定要有目的性,是为解决目前的问题而读)

特注:上面这一段字很短,但我敲字了半小时,因为阅读前框架是我一直沿用至今。很多书友问很好奇我的阅读数量(上年是300+)和阅读速度(今年时间不允许,只能做到2天1本),其中的核心是阅读前的准备,一本400页书,我大约需用时4小时(我早期是阅读4小时。现在阅读准备30分钟,阅读2小时,书评一个半小时)。框架不是“绚丽”的最佳,关键是“你”能用。

二、阅读的四个层次(低→高)

第一层:基础阅读—识文断句;

第二层: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

第三层:分析阅读—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第四层:主题阅读—同一主题相关书的比较阅读。

1、第一层:基础阅读

1个要求: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2、第二层:检视阅读

6个步骤:

(1)书名、副标题、序言(了解本书主题)

(2)目录(了解本书的基本架构)

(3)索引(如果有的话)

(4)出版者介绍、腰封(官宣文案)

(5)挑几个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

(6)最后的两三页。

小结(检视阅读):

书籍分类→主要说了什么→用什么架构说的

3、第三层:分析阅读

4个步骤:

(1)分类: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主旨: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大纲: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

(4)评论: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小结(分析阅读):

本书框架输入→盘整消化复述→客观评论

4、第四层:主题阅读

5个步骤:

(1)确定主题,制定相关书单。

(2)建立共识。用“你”的语言带着一群作者走,即在不同语言作者间建立统一的语言,由你“翻译”。

(3)设定问题(需要作者来回答的)

(4)界定议题。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反或矛盾时,界定出值得争议的。

(5)分析讨论(需要客观)

✔四个层次递进关系: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包含在检视阅读中的,检视阅读又包含在分析阅读中,分析阅读则包含在主题阅读中。

特注:阅读老手可以直接关注第四层,跳过前三个。我目前使用的阅读方法即是主题阅读:知识留存率高(重复强化)+阅读效率快(相关知识跳跃式)。若是新手,其实也可以尝试直接“跳级”。

在此做一个小结,我目前阅读流程大体是:阅读前准备(确定阅读主题→选定此主题相关3-5本书→阅读时的四个问题思考)⇒阅读中(一个章节阅读结束,进行一个章节读书笔记整理)⇒阅读后(读书笔记整理+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复盘、留存)

下一部分,专门延伸一个如何进行主题阅读专篇。是的,我用的就是这个。

三、延伸:宋鸿兵海量阅读方法论(重点)

1、搞清楚你的主攻方向

【即选择的主题。在短期内,用一个比较大的强度来阅读,大概两个月的时间集中读40本书左右。通过这种相关性的阅读,你会发现类似的内容,会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阐述,然后会被很多次的提到。当你读完这些书,你会觉得你想遗忘其实都很难】

2、找到总设计师那个级别的书

【需三个条件:它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框架,逻辑自洽+这个框架内部要有精致的结构,有效的分层+有足够丰富的细节】

3、搭建你的框架,然后就是海量阅读。

小结:选主题→找总框架的书→进行相关主题阅读→通过海量阅读补细节

【后语】

回顾一下个人阅读上跳过的坑,无非是三点问题:阅读前没有“刻意”选书+阅读时没有“刻意”思考那四个问题+阅读后没有“刻意”进行输出留存。

是的,三个“刻意”,因为,我也,很懒~

最后一句,不要熬夜,对手机不好~

注:需要思维导图(两张)的童鞋,微信公众号(LJ的读书笔记)回复关键词“如何阅读思维导图”,即可查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