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闲文!傅申1980。《天才之作》谈写作

大师就是头脑空空的人

2021-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卫英

有些人不能把简单的方法变成持续的行动,因此知道越多,恐惧越强烈,直到根本无法行动。写作更多的体现的是人的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面。

知识是恐惧的产物,同样会加强恐惧。这就是懂得越多越无法进步的原因。

真正的成功者没有复杂理论,只有非常简单的方法,关键是他们能够坚持这种简单。

而失败者就是无法简单的人,他们太聪明,只会复杂,无法简单。

头脑就是冲突,因此头脑越复杂冲突越厉害,做事效率越低。每个人都很聪明,都不傻,为什么文章写不好,就是头脑充满冲突,把能量消耗了。

如果内心没有冲突,写作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容易,都会成功。

素材越多越没法写,因为光选择就会让你耗尽精力。

没有素材时,什么都能写,因为不需要选择,写什么都可以。

大师就是头脑空空的人。

一个人拥有越多,越感觉自己贫穷,越不懂得珍惜。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反而感觉很富有,很知足。

自我也是一样。知识越丰富,恐惧越严重,越不知足,不自信,行动力越差。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知道更多,而是更少。不需要增加知识,而应该忘记学到的知识。

我们悟性差,没有创造力,就是头脑塞得太满。重新变得一无所知,就会充满旺盛的创造力。

如果我们总是在和别人比较,那么我们永远不会感觉自己写得好。

真正的“好”没有条件,不能比较,是绝对的存在。你认为好就是好,别人怎么想不影响你,这是最好的心态。

真正的快乐无条件,因此不能比较。与其学习各种写作秘诀,不如练习如何不比较,如何活出绝对快乐的状态。

你要是依靠别人来评价你,肯定你的价值,你就把命运交给了别人,失去了掌控自己的能力。

要学习不理睬别人的眼光,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当你不迎合别人时,别人就会喜欢你,因为谁都喜欢自由自在的人。

你能够让自己自由,就能让别人自由,读你的文章就能享受自由的气氛。

有人因为没有素材而发愁,有人因为素材多无法取舍而发愁。“小我”就是这样,有也愁,没有也愁,离开愁就没法生活。

一个超越自我的写作者,有素材当然可以写,没有素材更可以写,因为他可以“无中生有”。

你要想发愁,就总有发愁的理由。你要想快乐,谁也拦不住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