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克他命对抑郁症效果这么好?
我们都知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大众认知度的变化,心理疾病这个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患者数也年年增加。
但是讽刺的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却已经几十年没有获得跨越性的更新了。另外,这些药物的药效也往往不能像其他药物的药效那样有保证,经常会出现55开的情况,有可能有效,也有可能无效。同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关系,药物与心理治疗,即使让患者康复,也基本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
近几年,克他命(Ketamine),这个被主要被用作麻醉,但又是致幻剂(K粉)主要成分的药物,进入了学界的视野。
为什么呢?
因为常规的抗抑郁类药物,需要几个星期才能起到减轻抑郁的作用,是否见效55开,并且持续时间一般,也有副作用;而克他命,却能让一个患者在几分钟内就能摆脱重度抑郁的情绪,并且药效能持续几个星期。这引起了研究者们长期的兴趣,但是对于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强的效果百思不得其解。
今年发布在顶级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文章发现了克他命对抗抑郁的特殊能力。
在治疗心理疾病过程中,药物对一部分人是无效的,而这种情况,可以成为抗治疗性患者(treatment resistant)。这个研究发现,2/3的抗治疗患者,在静脉注射克他命之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好转,并且药效持续约一周,比通常认知中,克他命6小时的半衰期要长的多。
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专业版本解释(PS:下面部分不是我的专业,更偏生物,细胞,我只能强行翻译解释一下。简化版可以看结尾加粗段)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传统的抗抑郁药物(SSRI),比如百忧解(Prozac),左洛复(Zoloft)在大脑中的工作原理是将细胞膜上的G蛋白从脂筏(lipid rafts)慢慢移开,因为G蛋白在上面是不活跃的。G蛋白呢,会生成环腺苷酸(cylic AMP),能让神经细胞尽职去工作。
对于抑郁患者来说,研究发现他们大部分的G蛋白,都淤积在细胞膜上,从而抑制了大脑细胞的信号传输,很可能就导致了抑郁的症状,比如空虚,迟钝。
在小白鼠上的实验发现,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将G蛋白移开的过程,往往很缓慢,需要好几天,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这些药物见效这么慢的原因。那么克他命将这些G蛋白移开的时间,仅需要15分钟,而药效时间长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G蛋白被移开以后,爬回原位需要很长时间。
个人理解的通俗易懂简单粗暴版本:
一群叫G蛋白的熊孩子,不好好在学校上课,跑到操场去玩。
这时,抗抑郁老师温声细语地循循善诱,将孩子们一个一个,慢慢地哄回教室,旷了好几天课才解决学生的逃课问题。
而克他命老师,则比较刚猛,拿了一把扫帚就跑去操场追着熊孩子怼,花了十几分钟就让所有孩子乖乖回到教室。
这就是抗抑郁药物与克他命的区别。
在世界顶级药物公司都认为精神类药物无利可图,纷纷放弃进一步研发的环境下。克他命会不会带来精神类药物新的变革呢?还是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Nathan H. Wray, Jeffrey M. Schappi, Harinder Singh, Nicolas B. Senese, Mark M. Rasenick. NMDAR-independent, cAMP-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8; DOI: 10.1038/s41380-018-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