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一个大学生是怎样疯掉的
曾经,有一位同事问我,大学做过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一场不成功的演讲。然后,我还没开始说,他立即纠正我,你怎样定义成功。
是啊,究竟如何定义成功?
今天,我想说,突破就是成功。
那是我的第一次,面对近两百人,发表演说。
那一天,I'm crazy!一扫往日的斯文。
夸张、自恋一点的说,当时在台上的气场,不亚于今天的马云。有点像希特勒,煽动性极强,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演讲,缺乏经验和专业指导,火候、动作没有掌控好,姿势太浮夸、力度也过大,一场极具鼓动性,带动、活跃了现场氛围的演讲,被无情地刷掉了。
尽管没有进入第二轮演讲,但是,丝毫没有遗憾,这场演讲仍是我大学做过的最值得回忆,最具有突破意义的事之一。
第一次,也没有那么痛。开始紧张了几秒,随后就放开了。因为,我的演讲稿,是自己写的,写完后,反复修改,一个人,在广场前那两个湖畔,背诵了无数遍,直到滚瓜烂熟;反复演练各种手势,上台用哪个手势,这句话该用哪个手势,那句话该用哪个手势,结尾该用何种手势,都做了无数次演练。所以,在台上轻松地表现,看似随意发挥,实则源于广场上、东湖前,接近一个星期的投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1447/3bef6eeef235b06d.jpg)
所有的突破,都来自于台下的准备。
人生,还是要做一些不敢做,没做过的事情,多去尝试,多去突破自我,不要自我设限。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不去尝试,不去突破,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突破的意义在于,定义目标,寻找方法,实现目标,完成一件事情。一个人,或是一群人,完整的经历一次创造。尤其是演讲,是从头到尾经历一次创造,最后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完成这次创造。通过一次突破,可以建立起对完成一件事情、创造一个事物的真实体验;重新获得对完成一件事情的正确感知,这就是突破最大的用处。
那次演讲,是大学的好兄弟逼着我参加的;但是,同时,自己也一直很想做这件事。因为,高中时,看过一个电视剧《刀锋1937》,看到孙红雷饰演的角色,一个上海黑帮老大,在大街上一呼百应,自己就想体验一下,面对着无数观众,在广场上去喊、去疯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然而,因为从未参加过演讲,强烈的欲望与内心的胆怯,在心中反复较量,时而东风压倒西风,时而西风压倒东风;最终,在好友的逼迫下,欲望战胜了胆怯,从而获得了这次突破。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1447/9a8a78defe128417.jpg)
突破,有时很难,有时简单,往往需要台下充分的准备,但有时,也需要有外力的激发。
人生,能回忆起来的,还是那些疯狂的岁月,和那些为了实现突破而付出的努力。
趁着年轻,尽情疯狂吧,少年!去疯狂、去突破。再不疯狂,你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