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三字经》三二——讲礼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谈这段内容之前,继续说一下对“经”的总体认识,因为感觉在“六经”那篇很多问题都没有说到。
我在前面讲《三字经》的时候说过,《三字经》是有严密的逻辑顺序的,在论述“经”这个部分的时候也一样。《三字经》在介绍“六经”时也是按照逻辑的先后顺序来的。首先是《易经》,无论是从其“群经之首”的地位来讲,还是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来讲,这本书绝对是放在第一位的,《易经》揭示了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弄懂了这些,一个人就不再迷茫,就能开启智慧。接下来是《尚书》,也就是历史教科书。学懂了《易经》知道了原理之后,要对照历史去看、去印证,看看这些原理运用到实践当中是不是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周礼》、《礼记》,都是“礼”,但先秦时期的这个“礼”可不是我们现在讲的礼貌。我们自己的文化,现在被我们自己给弄得越来越小了,丢掉了好多东西。其实《周礼》和《礼记》讲的都是规矩,《周礼》讲的是政治制度,那是国家的规矩;《礼记》讲的是日常行为规范,那是做人的规矩。这些规矩,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所谓宪法的精神,但是“礼”的范围比这个还要更大。所以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词叫做“礼法”。《三字经》把“礼”放在这个位置来讲,就是告诉大家,学好了本领,不是让人借着本事胡作非为的,要懂规矩、守规矩,按规矩办事,这样才能成为后世敬仰的圣贤,而不是成为遗臭万年的乱臣贼子。接下来排在第五位的是《诗经》,这是文学与哲理的教育,一个人光是能办事,工作上有能力还不行,还要有文采,还要有深邃的思想,要能写出锦绣文章来教化万民才可以。古人讲,真正的圣人,不仅是在生前功勋卓著,更要能恩泽万世,这一点靠的就是文章。第六位的是《春秋》,包括三传在内。不要把这个部分看作是历史,这是历史评论,他并不是简单的记述历史事实,里面有孔子的历史观,有他对当时人物行为的评价,集中地讨论如何立身行道的问题。这一部分是必须要放在最后的,因为只有具备了高度理性的人,真正拥有了独立分析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去品评历史、品评这个社会。如果前面那五个部分没有搞懂,自己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就去对历史、对社会品头论足,那结果是灾难性的。
接下来简单说说这一段的文本。《三字经》对《周礼》的概括是特别准确而精炼的——“著六官,存治体”,简单地说就是搭建了一个能有效运行的政府框架,建立了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六官分别是“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这个框架一直沿用到清代结束,六部就是从六官沿袭下来的,相对应的关系是这样“吏部天官、户部地官、礼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这个讲的就是国家的治理体系。
《礼记》这本书其实真的需要好好去深入的研究。其余的我们先不论,单说《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原本只是《礼记》中的两个单篇这一点,足可见《礼记》这部书的厚重。在这里重点提提“礼”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礼都停留在礼貌这个层面了,都是面上的功夫,但是真正的“礼”,那可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规矩,是规范全社会的规矩,我们现在经常说一个人要“讲理”,其实这个“理”就用错了,应该是“礼”这个字才对,意思是为人处世、与人相处要谨守规矩。为什么不是讲道理呢?其实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以至于闹得不可开交,那个时候也是大家都有理,可那是自己从自身利益出发的那个道理,都是自己看自己有理。就是所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大家讲着理把事情搞砸了。所以说还得是讲“礼”才行,就是按照规则办事,人与人之间按照约定俗成或者是强制规定的那个规则相处,人与自然也是按照天地之间的那个规则相处。严格按规则办事,即便是自己吃点亏也坚决守住那个底线;再大的利益,不合规则的坚决不做。都能做到这样,很多问题、矛盾自然就消失无形喽。
所以说呀,讲理不如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