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班这点事儿

不能把工作当游戏玩的,都是不入流

2017-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予的世界
不能把工作当游戏玩的,都是不入流

干工作,通常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边玩边干
第二重,想干还玩
第三重,把干当玩

我们先来看第一重,边玩边干。

这是最不入流的一种境界。刚入职场的人表现的最为突出。

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刚刚开始挣钱,苦行僧的日子过够了,好不容易有点钱,很快就找不到北了。

整天喜欢拿着钱挥霍。寻思着,我还年轻,现在已经有了挣钱的能力,不怕花。所以把大部分心思放在怎么花钱上面。

你说他们想不想进步,想不想在职业上拼出一片天地?

他们也想。

但他们觉得,青春年华不能虚度,要好好玩一玩,事业么,可以慢慢干。

所以他们选择边玩边干,他们从内心里觉得,玩和事业是可以兼顾的。

所以我说他们是不如流的。

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第二重境界,想干还玩。

这部分人群集中在进入职场3--5年这个阶段,基本上已经用第一种方式混了一段时间了,觉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关键是看着和自己同时起步的同学们,已经和自己拉开距离了。他们心里开始着急了,有危机感了。

因此,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回头一看,除了吃喝还行,根本拿不出什么核心竞争力。

所以很多人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更有一些呢,干脆破罐子破摔,我就这样了。

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已经养成的坏习惯,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和挑战。

另一方面,他们根本没有真正思考过,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所以我们看到这部分人,他们是玩也玩不好,干也干不好,总在这两者之间徘徊,内心非常焦虑。

所以我称他们为,想干还玩。

第三重境界,把干当玩。

其实只有这部分人,真正找到了职业的本质。

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基本上是融为一体的,没有什么清晰的界限。

如果你们偶尔能看到他们出去应酬,那么座上宾基本都是自己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

如果你看到他们在看书,看的大多也是和自己职业相关的书籍。虽然这可能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休闲方式了,但其实,他们还是在工作。

你说这样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正是我想告诉你的。

这部分人并不是刻意这么做的,而是享受其中,他们为自己在事业上的每一点进步而感到兴奋。

因为事业对他们来说,就像在玩一个打怪升级的游戏,他们完全投入其中,为自己攻下每一个堡垒而激动不已。

比如说,像老罗这样的人。他在采访中说,他创办锤子手机这5年来,基本没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基本没有和客户还有合作伙伴以外的朋友聚过会。但是,他乐在其中。

他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用科技改变世界,所以锤子的每一点点进步,他都要参与其中,为之喝彩。这种快乐,绝不是吃喝玩乐的快感能代替得了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懂。

这就是我说的,职业的最高境界,干就是玩。

当然了,必须补充说明的一点是,这些境界只对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才有价值。因为我们知道,很多人一生在职场中,都是在第一、第二种境界中游走。我们无法判断他们是不是乐在其中,这对我们来说也不重要。

但如果你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那么你必须尽快修炼到第三重境界。

那么怎么才能修炼到第三重境界呢?

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3个点:

1、找到兴趣

2、找到价值观

3、修炼能力

还是拿老罗举例,

他的价值观是,科技改变世界。

兴趣是,工业设计。他自己说,相关知识他已经研究了十多年。

所以,价值观和兴趣重叠以后他选择了手机行业。

我们都知道,老罗做手机之前对此几乎一窍不通,但什么困难也无法阻挡他热爱的激情。

有这份激情,能力的修炼交给时间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资源整合的年代,能力是可以拿来用的,懂合作就行。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先找到兴趣和价值观。

因为,

这直接决定你的热爱程度。

热爱程度又直接决定你能不能把干当玩。

因此得出结论,

不能把事业当游戏玩的,都是不入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