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鸣录

关于“七思而言”的理论

2023-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愚鸿说

成语有“三思而行”、“谨言慎行”。我个人总结出一句“七思而言”,这个理论或者说是概念,就是说在沟通前,我们要从七个不同维度上去观察琢磨,包括在沟通过程中,也要努力调整这七个指标,在沟通中占领先机,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七个指标分别是——

1- 对话双方谁更强势(势差)

2- 本次对话谁更主动(意愿)

3- 对话双方关系如何(亲疏)

4- 情绪面貌性格心态(性情)

5- 相关话题的信息差(共鸣)

6- 口才认知境界差异(水平)

7- 双方的利益契合度(共识)

很多时候这些情况可以通过事先调研或是旁敲侧击了解,更多的时候是在破冰的过程中靠“敲打”“引导”得出结论。

学会激活人们的“本能痴迷”,比如3b原理、趋之若鹜、喜新厌旧等等。

在一对一沟通、多对多谈判、“舌战群儒”等场景上,这个“七思而言”都可参考。这里要注意,虽然要思考的指标很多,但不表示要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对方未必给你那么多时间去调研和思考。

最近看国内的脱口秀短视频,发现有位演员有一个绝招表演,就是可以巧答观众小纸条互动提问。他说了一段话我比较认同,就是这种玩法他已经磨练了许多年,自己的精彩问答库存足够包含日常遇到的这些互动问题,表面看是自己在临场发挥抖机灵,其实都是经过n多次演练和复盘优化后的成果。

在沟通中如果我们是小白,就更要做到三件事,多看多练多复盘,储备越多能量越强。诸葛亮能舌战群儒,靠的不就是在口才表现、信息差和境界差几个方面碾压江东书呆子们了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