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野史集锦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文艺天下

与数倍日军血战,万人师仅剩83人,坚守孤城的中国王牌军(一)

2024-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迷途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一、兵临城下

1943年秋,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逆转,转攻为守、处处被动的日军更加担心中国向缅北、滇西增派军队,于是决定在中日对峙的华中前线发动一场战争,牵制中国军队,使其不能向西南调兵。

这次,日军把攻击的目标选择了湘西北的重镇——常德。

常德位于沅江下游。是湖南的粮仓和水陆枢纽,而且北扼长江、西屛川黔、东通长沙、南控粤汉铁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有“荆湘唇齿、前点咽喉”之称。

日军如果攻占常德,不仅可以取得这个巨大的谷仓,而且由此西进川黔,威胁国民党陪都重庆(常德距重庆仅700多公里)。日军此举是攻中国军队之必救,可谓狠毒。

1943年8月28日,日军中国派遣军制定了以进攻常德为目标的《1943年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指导大纲》,准备以华中11军为主力,攻占常德,消灭第六战区中国军队主力,摧毁第六战区根据地,牵制中国可能调往云南的兵力,策应南洋方面的作战。

从10月初起,日军开始了大规模的频繁调动。在常德外围的华容、石首、沙市、江陵一带集结了第3、第68、第116、第39四个整师团以及34师团大部,第4师团、第13师团一部,还有4个支队、第3飞行团,配备了130余架飞机和大量舰船,总兵力达10余万人。

根据日军的兵力调动,军委会判定,日军将向长沙、洞庭湖的三角地带进攻,很有可能渡过澧水进攻常德。为此,第6战区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调集了第10、第26、第29、第33四个集团军和吴奇伟的长江江防军,以及第9战区的李玉堂、欧震兵团,总兵力约30个师,20余万人,同时配备了中美航空队100余架飞机,整体战斗力与日军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针对日军火力强大,突破力强的特点,制订了逐次抵抗,诱敌于澧水及沅江两岸地区,以优势兵力合围,将日军歼灭于洞庭湖畔的战略部署。

11月2日傍晚,日军兵分四路,开始向以常德为中心的第6战区防区发起全面进攻。日军依靠强大的火力,气势汹汹,攻势凌厉。

到12月6日,中国军队的南县、公安、松滋的一线阵地就已被日军突破,各部队只能撤往二线阵地。日军的突击速度还是大大出乎了孙连仲的意料。他急令常德周围的部队坚决抵抗,同时快速部署常德城的防御。

但是,日军11军指挥官横山勇还嫌日军动作缓慢。12月9日,他决定改变主攻方向。日军以39师团一部在万福桥、斗陵坡一带牵制国军第10集团军,而主力迂回暖水街以南,准备进攻常德的北部屏障石门。

此举出其不意,中国军队瞬间被动。孙连仲急令附近的73军急赴石门,守住这个南下常德的重要门户。73军匆匆赶到石门,才发现这个战略要地根本没有像样的防御工事,而且73军刚经历过鄂西血战,减员严重,战斗力不足。如何面对日军两个师团的南北夹击?

12月14日,日军开始向石门发起了进攻。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37军刚刚修筑的简易工事很快被摧毁,中国军队凭血肉之躯,顽强阻击着潮水般日军的进攻。

战至15日,73军伤亡惨重,军长汪之斌经请示后下令后撤,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在向石门西郊转战途中,遭日机轰炸,壮烈牺牲。其衣角早备遗书“余献身革命,20年余之,早具牺牲之决心”。他是常德战役中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师长。

日军攻占石门后,常德北面的门户洞开,日军又电光石火般连下澧县、津市。常德,已陡然暴露在日军的刀锋之下。日军的迅猛攻击和常德外围阵地的快速失守让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心急如焚,日军已兵常德临城下,但他的兵力调配尚未完成……。

此时常德只有74军的57师。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