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人的江湖

流年清浅,相遇不易,如果我们之间的所有缘来缘去,需要有一段文字,作为记忆的凭证,伴随着漫漫人生,在我们年老的那一天,对酒当歌,浅忆过往;那么请允许我,在这晚风轻抚的仲夏夜,借岁月的流光,撷星火为笔墨,歌一曲友谊的地久天长。
——不是题记
1.遇见
记得最初,为了梦想,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淹没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没有沾染满身烟火气,沦落到一张口便是老公孩子房子车子般庸俗,还是愤世嫉俗的文青(此处允许我掩嘴笑),心底对自己还有那么一丝期许,对所从事的职业还有一丝丝期待……不管为了什么,为自己也罢,为明天也罢,或许也是一种顺应吧,总而言之,当我们几个相遇在文学院门外的那一瞬间,一切便都已注定。
我曾经不无骄傲的说,咱们几个人,覆盖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部,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到初中再高中,从义务教育段到职业教育段,哪一个孩子,在升入大学前,能翻出这五个如来佛祖的手心,从给小女生送棒棒糖的小伎俩,到抄写徐志摩的诗当做情书,纵然学生有三十六计变化,这五位有八十一变降魔。只要我们聚首交流,没有拆不了的招。从知识到心理疏导,大小神兽们,一个个被管教的熨熨帖帖。
因为有底气,所以强大。江湖传说自此开始,五个人华丽丽的相遇,只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语文老师。
那年初春,玉兰花开,只为你来。
2.坚守
8号教学楼,是我们的根据地。
既为根据地,必要有人坚守,坚守阵地者,是以五淑女才女靓女侠女孝女为主阵营的雨神粉丝团。雨神者,文学院程世和教授也。短短一学期的文论课,每逢周五,必细雨或骤雨相伴,细密的雨声中,教授带着一身烟火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我们总是暖暖的询问今天又给快升学的孩子做了什么好吃的,教授总是挥挥手,笑着回答“最拿手的土豆丝!”还用手在空中比划着……
语音落了,听见窗外的雨声比先前更紧,落在梧桐叶上“吧嗒吧嗒”的响,那只十几分钟前刚切完土豆丝的手,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橘颂”二字,带领我们神游楚地,嗅香草美人,行吟于江畔,仰天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一刻,我们在深情地吟诵中仿佛窥见屈原瘦削的身影,和那满腹难以诉说的深情。
下课了,满教室沁着橘子的清香,善解人意的雪,早带来一兜应景的橘子,大大小小,摆在各人的桌子上,剥开红红的橘皮,洒了一屋子的善解人意,一屋子的满心感动。
初遇,我的眼里只有你。因为你的美丽,因为你的善解人意。
如果这个世界,有些事,总要有人坚守,我们几人,就义不容辞的充当了教授们最忠诚的拥戴者,从春到秋,从冬到夏,从程老师到贺老师,从贺老师到马老师,从马老师到霍老师。
3.诗意
还是在8号楼里,我们听平平仄仄的诗,彼此偷偷地交换着眼神。
那时我们尚年轻,不明白平仄的诗句里,是曲曲折折的人生,是起起伏伏的心情,是长长短短的故事,是酸酸甜甜的滋味。
我们听教授讲着艰涩的知识,讲着年迈的母亲,讲着人世的悲欢,讲着缠绵的往事,听着讲着,讲着听着,我们的心,也在一行行诗句里被濡湿,被一只无形的手,翻搅的思绪起伏,而湿了的,又何止是我们的心,还有我们的眼,那一刻,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窥见自己,知道自己,原来会轻易被感动,也会轻易地流眼泪。只是背转过身,我们眨眨眼,装作自己从未红过眼圈。
即使后来,分开很久,我们仍然难忘那位深情脉脉的老教授,教给我们的那些倾注太多情感的诗句;经历一场场分离,渐渐明白,人世薄凉,惟有深情,原是不可辜负。
8号楼,留在记忆里的,是一座深情的楼,一座有温度的楼,一座诗意的楼,一座永远不老的楼。
4.烟火
人间不可辜负的,除了诗意,除了深情,还有美食。
难忘食堂二楼的酸菜鱼头,四喜丸子,红烧茄子,一碗白米饭标配一杯凉白开,也被我们吃的生趣盎然,谈笑风生。就算是一道简单的西红柿蛋汤,也会被同时伸过来的几个勺子在碗里交错横行,一抢而光。
那个时候,我们是一群花自己工资而深知粒粒皆辛苦的爱国青年,我们干净的碗盘,注定要招来周围那群不谙世事的小屁孩惊愕的眼神的。他们肯定会在心里问:你们有那么饿吗?哦,不,这不是饿不饿的事,这是事关粮食和蔬菜的问题,我们是海子影响下的文学青年,怎能浪费?!
我们的眼睛,关注的不是碗里的一粒米,一块肉,而是那些平时神圣的只站在讲坛上的被我们无限尊敬无限放大崇拜的老学究们,平日里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此刻扶着眼镜腿,混迹于人声鼎沸的餐厅,在某一个角落,细细品咂着盘子里的食物,和我们打招呼的瞬间,嘴角还残留有一颗米粒儿。不敢掩嘴笑,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模样。
烟火完食堂,也会在某天课余,相约心心念念的海底捞,氤氲在火锅的烟气里,吐槽心中不平事,窝心事,夫妻事,婆媳事,只是一顿简单的海底捞,生生被我们从午餐吃成了晚餐,真的一捞到底,有人在电话里嘲笑,再捞,恐怕连你们也捞丢了。
不管他,关了电话,该说的话还远远没有说完,火早已熄灭,火锅变成了冷锅,照样围着,兴趣不减,此情此景,语速慢点的人是要吃亏的,因为你的话还来不及说完,已被别人抢了先。常常会有人站起来,维持秩序喊着:“能不能让让我,让我先说完!”
声音过大了,我们会意识到周围的眼神,不约而同的做出“嘘”的手势,温文尔雅端坐起来,过不了几分钟,声音又大了。好无奈,服务员小哥经过我们身旁,也做出无奈的表情。等到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已经诉尽心中烦恼事,一身轻松,满血复活。明天周一,又开始满满的一周。工作,生活,家人,学生,一样不落下。
每个人都是烟火,世间独一无二的烟火。
五缕烟火相遇在一起,这世界会不会燃烧?就算是燃烧,我们也要熊熊燃烧自我,把光明留给人间。
燃烧吧,这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5.咖啡
雨天和什么最般配?
雪天和什么最般配?
如诗的春天和什么最般配?
如火的夏天和什么最般配?
无一例外的答案,或者说,永恒的答案,就是——咖啡。
于是在如影相随如水相伴的年华里,我们留下印象最多的,除了8号教学楼,就是学校附近的咖啡厅。
咖啡陪你,落地的玻璃窗,隔开繁华与喧嚣,窗外,是这个城市的繁荣昌盛,人来车往;窗里,班得瑞悠扬的乐音,伴着咖啡的浓香,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都市静土。
靠在松软的沙发上,我的眼神掠过手中的书本,斜看向那扇玻璃门,常常在心里默想,门里门外,是多么不同的两个世界。街上的人行色匆匆,脸上挂着笑,看不出他们的焦虑;里面的人看似轻松,却额眉深蹙,心事重重。有人喝一口咖啡,敲一气键盘,埋头又沉思一会儿;也有的人,眼睛始终不离手里的手机。也许生活原本沉重,每个走进这扇门的人,都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静土吧。
我们呢,走进来,寻找一个无人的角落,要了卡布奇诺,要了英式红茶,要了焦糖玛奇朵,反正总有两个人的口味是相同的,于是省去很多麻烦,再要两块蛋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下午的时光,将要淹没在无边的咖啡香里了。看书,讨论论文,安排聚会,张罗活动,所有所谓的大事,就在一口口咖啡润过喉咙的瞬间被愉快的决定了。看似费时间,实则效率极高。
雕刻时光,喆•啡,上岛咖啡,银泰城,赛格,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年轻的面容,和五个人的咖啡时光。我们的手也曾翻遍书架上的书,摩挲着带花边的桌布而心生精致,偶尔也会恶作剧的在咖啡厅里要一壶中国风的茶水,很是淑女的学着沏茶。始终要控制的,是五股从不同方向吹来的风交汇时的强力,甚至暴力。
江湖不险恶,人生却不易,咖啡可以抚慰心灵,濡湿心田。
若为青春干杯,请许我一杯咖啡,不加糖,可好?

6.大班
时间的河悄无声息地淌过,记忆若梦,梦中划过你的容颜,俊俏,调皮,而又孩子气。
很多回,看着你眼里闪烁的星辰,我不忍心告诉你,其实世间有很多不容易。
我会无原则的赞同你的每一个决定,包容你每次发脾气时的戾气,因为在我眼里,你终究还是一个未曾长大的孩子。虽说你已有一个小尾巴,有时见了,不叫我大妈,反叫我阿姨。
你是我们的大班,是说一不二,爱恨分明的文青女,老师们喜欢你,喜欢你的周全,喜欢你的爽快,那时的你,人群里闪亮,浑身散发着魅力。
见惯了你的淑女,偶尔也会偷袭一次,看你惊慌失措的趿拉着人字拖,开门的一瞬,捂着蓬散的头发大呼小叫。
无遮拦的笑是你的明信片,课堂上,食堂里,随时随地,仿佛人间所有的阴霾,都从心里过滤,阳光从来都眷顾你。
那年暑假过后,我们约在酒吧一条街,热气渐渐退去,城市仿佛大病初愈的人,眼神迷离,闪烁的霓虹也不怀好意。昏暗的灯光下,你我默默不语,我们喝完一瓶又一瓶啤酒,却无比清醒。我知道,你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沉浮,自责,心痛不已。
夜渐渐深了,周围的人,歇斯底里的音乐,一切都和我们没有关系,所有的话语也都是多余的。我们相互对视一眼,碰了手里最后一瓶酒,又一起走在无人的街,看夜半的城市的颓废奢靡。那一刻我突然很想哭,但我更想抱紧你。
后来我们分开,看你打车离去,那个初秋的夜,天空星光灿烂,我想,原来你依然还是个孩子,需要我更加无原则的去接纳你,爱你。
其实,我不要那个盛气凌人的大班,只要,那个满眼星辰大海,会写软软文字,会悄悄感动我,心地单纯的邻家小妹。
平凡是你,单纯是你,淘气是你,大气是你。
平淡是我,善良是我。温柔是我,温暖是我。
原来到最后,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最真实的自己。
7.甜点
总是渴望有一方天地,能够接纳我们,接纳我们的缺点,也允许我们拿优点略微自诩。
于是,我们互为彼此,在碎屑的生活中,成就彼此。我们会为每个人取得的哪怕一丝丝的成就隆重地庆贺,你被评为教学能手了,我在《班主任》杂志上发表文章了,她代表学校去区上赛教了,我们作为校外导师参加开题报告会了。每个平淡的日子,我们都在其中努力寻找诗意,为聚在一起寻找理由;也因为努力,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如甜点般的喜悦,点缀我们的日子。没有一次相聚是无理由的,因而生活在酸和苦辣之外,总会赋予我们一丝丝的甜蜜。这种甜蜜氤氲心底,每每回忆,都会有很多的甜腻,充盈思维。
难忘那年大雪,我们行走在漫天风雪中,寒冷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银装素裹的图书馆,远远退后,成为背景,有知识的殿堂作为依靠,底气足了许多。图书馆前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相亲相连的足迹。想起苏东坡的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嗯,雪泥鸿爪?我们相视而笑。哈哈,风雪中,我们不是苏东坡,但所有的灵感仿佛在一瞬间苏醒,需要快快地回去,用笔记录下来。
最终,我们进了一家甜点屋,一杯热饮,一份甜点,安慰寒冷,也安慰灵魂,连同那个飞雪的圣诞夜,永远留给了昨天。

当然,五个女人的碎碎念怎能结束,五个女人的经历哪有这么简单,我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有一天,你还会看到我们争吵打闹迷失的文字,借此作为毕业季的礼物吧,虽然我们上的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学(此处须严肃,否则老师们不答应)。江湖不再,但我们后会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