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

无名·最安心是那一直都在的不安

2015-02-27  本文已影响43人  ZeroworldC

——安全感,一个用来用去定义模糊掉了的词。

自爱

今天洗澡时想起了三天前写的文章,它是这样开头的:“她对自己是叔控这一点深信不疑。”她认为自己客观地分析过大叔究竟代表着什么了,然后淡定地说喜欢他们的可靠稳重,懂得适度地关心体贴人,知分寸,有耐心有意志力,沧桑与稚气的完美结合……等等。今天我突然意识到:这太假了。这些都是她自己硬加上去的,编造给自己的借口。问题很简单,她忽略了自身因素,她没有好好解剖自己的性格和过去。

她是缺少父爱。

她是缺少年长的人给她的安全感。

看到朋友的父亲为了女儿忙碌,焦虑,她心痛之余心里萌生了各种向往。她把自己代入了她朋友这个角色,她假设自己是那个被关心呵护的孩子。她对大叔们的喜欢更多的是亲切感,亲情般想要平平淡淡过日子的感情,不会消失的血缘锁链将她和某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感觉。她的潜意识还真是聪明呢。

自愈

我曾经说,安全感是自己给的。你相信,那就是安全的。你怀疑,那就是不安的。

这听起来很唯心,但是安全感说到底一种感觉,不是多好的经济条件,多贴心的朋友,多和谐的家庭,多优越的环境,多慷慨的社会福利,多公正的政府。每天面对无数的未知,哪一样都可以怀疑,都可以是不安的源泉。你有意无意地选择相信,是为了自己安心。

这理论听起来还不错,至少我还没有找到什么漏洞。但是它好空洞。它连我自己的心都说服不了。如果它够有力,我为什么现在还是个大叔控?

等等……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

我主动地去喜欢大叔,给他们过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问他们心情如何,也是因为相信了他们是可以带给我安全感的人。所以我选择了去相信他们,相信他们所带给我的父亲的感觉不是表面的虚假的。也算是自己治愈了自己。就像各种酶的细胞调控,就像水中的弱酸弱碱离子,当心中的不安越过了某个阈值的时候,我潜意识地就去喜欢个大叔来平衡一下自己的不安分子。

自析

但这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也许还在别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地方信任着什么,然后标记它们为自己的舒适区,给自己安全感。比如,我相信自己是个没有秘密的人,所以我觉得朋友应该都不会觉得自己心隔肚皮。又比如,我相信自己幸福感来的很容易,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所以未来无论怎样,有没有上大学,有没有好工作,有没有好家庭,我都会努力去拼,不用害怕自己某天会恐惧,会慌张,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不担心那些有的没的,义无反顾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去。我也不清楚,这算是自己给了自己安全感吗?这样好吗?

假设从一开始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安全感,大家都只是在无病呻吟。那么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根治曾经的伤痛,找回失去的父爱,找到我认为的那父亲般温暖的人。就是这样,未来的四个月,让我好好和生父沟通,努力去理解他对我爱的方式吧。如果失败再另寻它法。

自励

最后,说起上升到我意识层面的不安,无非是时间不够,能力不够。但正是这些不安给我压力,正是这些压力转换成进步的动力。进步之后看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又开始不甘,又开始不安的这样良性循环。我想这样也很好,不是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