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看板vs电子看板

2021-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richardxp

在敏捷Scrum实践落地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问到:到底用电子看板好还是用物理看板好?现在的办公都已经科技化了,为什么还要保留物理看板?是不是只用电子看板就可以了?不知道大家在团队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聊聊下这两种看板的差异。

看板的起源

看板最早是来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思想。日文拼写为Kanban(或者kanban)。看板与精益思想中的及时生产(JIT)相关,旨在传达的信息是:“何物,何时,生产多少数量,以何方式生产、搬运”。后来逐步演化为一个可视化系统,用于工作过程的管理,通过将工作流程可视化,直观的展示实际工作的过程,识别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以提升效率。

后来演化为一套专业的看板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David J. Anderson的著作《看板方法》。实际上我们在迭代里所用到的应该叫Scrum看板,与看板方法里所描述的Kanban还是有差别的,这里就不展开聊了。

我们重点还是来聊聊Scrum物理看板和电子看板的优劣对比,便于大家在根据团队中引入适合的方式。

物理看板

物理看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良好的可视化效果上:

1. 便于团队内部协作。首先物理看板一般就放在团队办公位的旁边,大家随时都能够看到看板的状态:问题、进展、风险等等,一目了然。另外如果有需要讨论澄清问题时,直接走到看板跟前进行讨论即可,省时省力,非常方便。

2. 便于与外部沟通。一般来说,在团队开展迭代运作后,我们是希望沟通减少一些汇报工作,比如周边、例行的进展汇报会议等等,实际上这些需要的信息都可以在看板上体现出来。管理层如果需要了解团队目前的工作进展,很简单直接去了解看板就行了,也减少了团队花在汇报PPT以及会议上的时间。

3. 可视化带来的影响。每个Sprint开始初,看板最左侧就贴满了需要完成的工作,随着日程进展,卡片逐步从左侧向右侧移动,当团队看着卡片一张张从左侧一到右侧时,那种完成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也很容易激励团队持续聚焦目标的达成。当然如果中间存在里阻塞,也容易通过风险状态来标识,时刻提醒团队成员去解决问题。

当然物理看板也有其劣势:

1. 一方面无法很好的需求的分层管理,以及需求分层后的管理关系,细节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缺少历史记录信息的归档等。

2. 另一方面信息更新更多的依靠手工处理,在过程度量上不具备优势,比如对于开发、测试阶段的Lead time、需求的流转时间统计等。

电子看板

对于电子看板来说,更多的优势体现在其良好的数据统计、度量改进上。

1. 细节记录。虽然我们一直倡导说敏捷更注重的是面对面沟通,但是实际上有些沟通的结果是需要记录和跟踪的,大家在物理看板前讨论的一些细节内容,比如方案、接口变更、验收标准等等,都是要指导故事的开发和验收的,哪这些信息怎么记录呢?一张小小的卡片是承载不了这么多信息的,所以电子看板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2. 迭代的持续改进。对于迭代如何更好的进行持续改进,我们会借助一些度量指标,而这些指标背后的数据支撑,就少不了电子看板的强大统计功能。比如故事的cycle time、lead time的统计,bug数量的统计,电子看板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去做度量,从而帮助团队分析问题、持续改进。

3. 需求关联性。业界通常会按照需求的颗粒度大小将其分为Epic、Feature、Story三个层级,在实际应用中这三个层级直接往往会有一定的关联或者依赖,比如一个大的Epic故事可以拆分成多个Feature故事、Feature故事可以拆出不同的用户故事,这些故事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可以通过电子看板来进行很好的管理,不同的角色需要关注的粒度大小也会不同,在电子看板中就可以各取所需,想法,物理看板比较难以体现这一点。

相对于物理看板,电子看板的劣势也很明显:

1. 一般团队采用的是电子屏,相对屏幕比较小,可视化比较差,而且位置比较固定,不利于开展面对面沟通活动,所以会导致主观体验比较差,移卡、风险及时管理不是很方便。

2. 再者缺少一定的灵活性,有的团队喜欢在看板上增加一些新的栏位,比如燃尽图、回顾事项跟踪、外部依赖项等等,电子看板操作起来就显得不够灵活方便。

如何取舍?

回到最后,比较完了两种看板的优劣,我们在实际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去选择呢?两种建议:

如果团队是集中办公,建议物理看板+电子看板组合的方式,但是有个原则:尽量不要在两个看板上做大量重复的工作,比如物理看板更多的是信息展现、风险问题标识,所以对于故事卡尽量保留简洁,只写用户故事的标题,关键信息,具体的验收标准可以放在电子看板完成。

如果团队成员大多是远程办公,那就尽量选择电子看板进行协作,也能够很好的完成日常的沟通。同时可以采用大屏幕显示的方式讲电子看板可视化出来,时时可以看到,也有利于团队和外部干系人之间更好的沟通。

以上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是要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来看选择合适自己的,不合适大家在进行反馈调整。需要明确的是这些都是工具和手段,如何让其更好的服务于团队目标才是最重要的,而不要被工具和手段绑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