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与社交
现在,文章开始之前,电脑屏幕上白花花一片,啥都没有,就像我喝完酒的脑子,一片空白。但是,一想到读书和社交这两件事,我就不吐不快,先让我把残酒吐出来,再吐事。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会感到奇怪,读书和社交有什么关联,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还真有关系,发生在我身上,令人头疼。
先来讲读书,读书是我这段时间很享受的一种状态,能沉得下心,感受到忘乎自己的阅读快感。最近在读斯泰格那的《斯坦福大学写作课》和毕飞宇先生的《写作课》,边读边琢磨,有些关键点,我这点微末道行体会不到精髓,但还是饶有兴趣地去思考,好几天下来,才对小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从语言上和结构上都有了自己的认知,使我有种蠢蠢欲试的感觉。《斯坦福大学写作课》太偏理论化,就像数学公式一样,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公式解决,而对如何凝练语言,倒是没有多少笔墨。现在这本书在我面前,我几乎想不起来它讲了那些重点,但为什么还要继续读呢,我很享受这种探索的过程,时间越久,用功越深,领悟就越深,写作基础就越扎实。我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我相信这种变化在我感觉不到的时候进行着。
再来讲社交,社交就是与人的沟通,用某些方式例如喝酒、喝茶、打球,来增进感情或者保持一种联系,这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人都想合群,不想被孤立。那么读书和社交的矛盾点在哪呢?借用《少帅》里张作霖的经常说的一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下个早班,准备回宿舍好好地读书,看他个天昏地暗,这时候电话铃响了:“喂,常工,今天不太忙,出去整点。”言下之意:走,我们去喝酒。这时候何去何从呢,人家喊你一次,你不去。喊你两次,你不去。那以后绝对是永远听不到这句话了?这时候,就算不喜欢喝酒,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喝完酒了,回到宿舍,躺床上任他天旋地转,更别提什么读书了。有时候,好朋友来了,也要好酒好菜款待,这都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喝酒了就读不了书了,此事两难全啊。
做个选择题,要社交还是要读书,这个阶段的我似乎是被生活劫持了,好像有一把枪顶在我身后,走,去喝酒。如果我不去呢,不好意思你不合群,慢慢淡出各种圈子,最终被孤立,只好舍弃读书。这似乎对读书很不公平,不,这是公平的,你仔细想,工作给了你物质保障,让你不至于风餐露宿,读书给你带来了什么?买书的钱都来自于牙缝,还能带来什么,我左思右想,脑海里闪现一个词:精神食粮。精神食粮值多少钱?我哑口无言。
讲到这里,读书和社交还是矛盾的。别急,马上就一针见血了。关键一问:你书里的人相比于你身边的人哪个更真实,答案肯定是后者。我们身边的人性格是那么鲜明,有血有肉,而小说里的人,虽说是来源于生活,但毕竟是虚构的,身边的人哪个人不是一本书,哪个人没有故事?这么多活生生的人物难道不比小说里精彩?到底怎么个精彩法,一句话概括:人情练达即文章。
于是我得出结论,读书与社交都是在看“书”,读书是看小说里的人,但不仅限是小说。社交是看眼前和自己一样真的人,也不止是人。这样我就平衡了,擦亮眼睛,生活处处都是书,终有所学,终有所得。
2023.04.04浙江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