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

谁的成长没有创伤?

2018-02-06  本文已影响51人  慧语人生

前段时间,网上关于北大学霸对父母的万言控诉引起热议。

有个朋友还专门私信我,问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他说他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在他印象中有个美国心理医生说过只有把父母放在审判台上审判了才能真正去原谅。而在中国有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说法。这种差异让他感到矛盾和迷惑。

文化差异确实存在。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中,血缘关系是本能,表达方式未必恰当。

孩子的某些需要被父母忽略或者是以他未必懂的方式满足,这其实是常态。

现在,西方心理学理论在家庭关系的解读阐释占据主导地位,原生家庭似乎成了当下很多人心理问题的原罪、原因。

我给朋友的回复是:恨出来,爱才能出来。万字控诉其实是在表达愤怒。这也是他在父母关系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在家庭系统排列经典练习——与父母的连接中,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说一段标准化的词语。

但在实际的练习中有的案主就是说不出这些标准的词句。卫慧老师有时会让案主用手指着父母代表表达出愤怒。愤怒表达出来后,深藏其下的爱才有机会流露、流动。

谁的成长没有创伤?

小时候认为妈妈特别严厉。当可以上寄宿学校时,第一次离开父母,登上机帆船的一刹那其实有欢喜雀跃的感觉。虽然心里也有内疚,觉得这种时候应该是离别悲伤的。

成年以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多亏了父母帮忙照顾孩子。让我们能够兼顾到事业和家庭。虽然过程中未必是完美和谐。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的暑假,妈妈来上海小住,她说,在你家什么都好,就是急“你们不急”!

听她说着这个,心里能感受到她的控制感,以及她在失控后的抓狂感。

自己保持静定,不被她的情绪牵引,尊重她。

自己以前也经常容易着急,尤其是女儿上小学时的早上。每天都会重复无数次“快点!快点!”。经常在早上就处于抓狂状态。

好在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慢慢看到自己之前不自知的模式。不断学习的不断成长,让我有更多的看见,更多的觉察。

所以,现在对身边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尊重。

谁的成长没有创伤?

有勇气去碰触自己的黑暗和痛苦,才能懂得和接受别人的黑暗和痛苦。对于写出万言控诉书的作者,我没有评判。他是在美国学习心理学的。我更愿意相信这份万言书是他疗愈自己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希望网络民众共同提供一个宽容抱持的态度。不要用道德的大棒去抨击任何一方。

卫慧老师说过,有多少苦难,就有多少宝藏。

确实!

翻转生命的力量不是别人给予的。力量在自己这里。

觉知、静定!

让头脑安静下来,打开身体,放松身体,让一切流经你的心。饱满,自在,轻盈。

让我们看见曾经历的创伤,用温暖、坚定的目光,看着它、看着它。

看着它变小、变淡、变薄,融化在一片白光中。

让我们在看到父母对我们的忽略、误解或控制之后,还要立足现在,以成年人的姿态看到父母不是神,是凡人。

但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生命经由父母流向了我们,也必将经由我们流向我们的孩子。在生命流传的历程中,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完美。

让我们对自己负责。过好自己的日子。

邀请有缘的你一起,浸润在喜悦之家,与更多的有缘人同行,朝向爱与光明的道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