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由9岁女童做人流所思? (下)
“性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由9岁女童做人流所思? (下)
(注 《“性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由9岁女童做人流所思?》为【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6-18 10:28 首发 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重新修改于 简书 )
三、怎样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在我国性教育,已经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
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300/3a9a345ff0b9dbc2.png)
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青少年性教育,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主动提出的任何与性有关的问题,父母即使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要尽可能以坦然的态度,以平实的语气来回答,而不是实施“鸵鸟政策”来回避、甚至漫骂。
那么,家长对性知识又了解多少呢?他们的态度又怎么样呢?对孩子“性教育”的开展,更是家庭教育中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性教育,家长们赶快补上这一课。
但从目前我们的性教育来讲,确实也值得我们去做深刻的反思。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从某种程度上讲受传统思想上的某些限制,正是如此,性教育渠道出现了不畅通的现象,这就必然导致少男少女性知识的缺乏。
然同时、不能否认还受到来自现如今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父母,在男女情欲观念上的表现比上一代要开放了许多,会发觉一些很有意思,也很奇怪的事,比如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讲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有“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如何如何?或许他们只是出于好笑。
然则父母这样的意识,会在有意和无意间对还处在性懵懂期的孩子,产生了一种加快“性意识”发展的作用,而此时孩子的对性的认识知之甚少,对后果更是一无所知! 我们不能再让孩子拿着压岁钱进人流室了!
人流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固然是孩子的错,但每一个人也都应该进行反思,整个社会都应该进行反省!
1.性教育的老师是谁?
性教育,其实是一件很健康、很幸福、很阳光的事,它更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一门健康教育课程,我认为没什么好尴尬的。
随着国内的开放和进步,人们今天已经不再谈“性”色变了,但许多人在面对性教育这个课题时,依然是面面相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左左右右、遮遮掩掩。
究竟谁是孩子性教育的老师呢?
孩子的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影响、最为亲密的成年人,可是,孩子从他们这里获得性知识的人数却非常的少。
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对孩子性问题是封闭的、回避的。
一则,大多数家长观念上认为孩子谈性为禁区,不能涉及;二则,即使有家长决定与孩子沟通,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全无把握。
于是,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想从父母哪里得到答案,往往是得到的是一顿臭骂。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这个孩子由于家庭“性教育”的失误,被邻居“坏哥哥”利用了,走进了少年管教所,成了一名少年犯,在是为什么?
原因是他的12岁的孩子在初次出现遗精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孩子却以为是自己的小便在“流脓”,得了什么病,心里非常害怕。
第二天起来,孩子就去问他妈妈,他妈妈不但不解释、不说明,反骂道“呸!你真不是个东西,这些不要脸事情都来问我,去问你爸爸!”
晚上,他爸爸回来了,便怯生生地问他爸爸,谁知道他爸爸也来个痛斥:“你真他妈的没有一点出息,什么病?这么点儿大就流这玩意儿,给我那远滚那去!”
可怜的孩子在恐慌、害怕、担心、不安心情驱使下,便向楼下的哥哥询问,闻讯之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说:“我说哥们儿,现在你小子出了这东西,长大了,好吧这样最舒服。
”朦朦胧胧的他,照着哥哥的动作去做,从而不可自拔。
于是那位哥哥还给了他一本下流的手抄本,他偷偷地看,最后走上了性犯罪的歧途。
这个可怜的孩子真的像他的爸爸所说,那远滚那,滚到了高墙内,倘若他们夫妻从正面在性的方面给孩子以正确的指示,孩子能会被邻居坏哥哥引诱吗?
如此孩子哪里还有牢狱之灾?
家长们的遮遮掩掩,往往导致尴尬而无情的现实。
2.性教育的时间在何时?
既然我们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师,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性教育时机呢?
性教育最好的时间,就是从孩子会发问时候开始,心理学家建议,或许对孩子的身体所发出的第一个字眼,就已经是进行了一种教育。
当他看到别人的身体和自己的不同时,就会想知道原因。
其实,处于心理封闭期的少男少女,能把隐私暴露出来,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机会。我们做家长只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赢得他们的信任。
千万别把孩子的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它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
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对待。
与其让孩子偷偷摸摸地从“地下”接受不正常的“性污染”,莫若让孩子在阳光下获取正确的,让孩子理性地对待人生这一大事。
所以说,性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大禹治水,疏胜于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接爱知识的渠道愈来愈多。
在性教育的这个问题上,父母直接述说的效果其实是最好的,但是,也有感到确实难以启口、或者没有机会开口的时候,也就是“性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3.性教育方法是什么?
上面我们谈到在性教育的问题上,感到确实难以启口怎么办?
(1)幼儿的性提问和一些“不良”的习性:
如果是幼儿提出“妈妈,我是从哪里束来”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爸爸、妈妈象你这个时候,也提这个问题,你爷爷、奶奶这样告诉我的,说爸爸现在还小,等上学一看书就知道了。这样回答有两个益处:一个是促进、激发幼儿读书的积极性,另一个少点“最美丽的谎言”所给孩子造成的性教育误区。 有的幼儿还会问“妈妈、爸爸,我要跟你结婚好吗?”
这些问题只是幼儿的天真之问,是所谓的童言无忌吗?
根据弗洛伊的的理论,孩子在四周岁左右会对异性父母特别地关心。儿子想接近妈妈并想得到妈妈的爱,同样女儿也更喜欢爸爸。他们甚至会嫉妒爸爸妈妈一起外出,爸爸妈妈关系好时有的孩子还会发脾气。
虽然孩子之间有个体的差别,但大部分孩子在4~7周岁时都会有这种感情,这是很正常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订婚、结婚和生育等话题也很感兴趣。有的孩子会说“我以后结婚了只要两个孩子”之类的话,而有的孩子则会说“我可不想生孩子,听说生孩子的时候很疼”。
2001年7月5日的《健康时报》曾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小强已经6岁,快上学了,可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在没有人的时候,喜欢玩弄自己的小鸡鸡。怎么办呢?
大家让爷爷去做工作。爷爷问小强:“你撒尿不舒服吗?”“没有啊!”“那为啥常玩弄小鸡鸡?”小强沉默了好一阵子,有些害羞……“爷爷,以前你常说,我的小鸡鸡是‘打种’用的,还说会下蛋,我总是不明白,所以……”爷爷明白了,原来根源在自己这里。
还在小强小时候,爷爷常逗他,说“摸个蛋蛋吃”,也说过“这鸡鸡可是宝贝,将来能‘打种’”。
没想到这些玩笑话,却给孩子种下了疑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从3岁开始性器官就开始感受到快感了。另一位心理学家马丁森氏也认为,女孩到了3岁,男孩到了两岁半,在摆弄性器官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快感。大多数儿童爱抚摩母亲的乳房,有些儿童爱扑卧使生殖器受到一定的压迫,这都说明儿童有一定的性感觉,儿童在抚摩母亲乳房、玩弄生殖器或扑卧时感到一种惬意。
早期的儿童十分喜欢玩一些被动性动作的游戏,如让人摇晃或让人抛向半空。弗洛伊德认为机械性的刺激或者流动的空气扫过儿童的性器官时,可给孩子带来一种类似性活动的快感。
(2)少儿的性提问
这个阶段孩子大多生活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低中年级,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对自己的归属感非常敏感,他们提问的重点主要是与“生命的起源”相关的一些问题。
如: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生育等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生出来的?爸爸怎么不能生孩子呢?生孩子是不是真的很疼?这时,父母尽量不要以谎言称来应对孩子,如对孩子说“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爸爸妈妈在路上捡的”等,而应该让孩子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爸妈相爱结合而生下来的。
(3)少年性知识阶段的提问
这个阶段孩子大多询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个时期,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中高年级。由于智力快速发展,语言能力迅速增长,他们提出的纯粹与“性”有关的问题要远远多出前两个阶段。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能力增强,他们阅读文字读物、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登录网络的能力都比小的时候大大增强,他们所接触到的与性有关的信息也渐渐多起来。
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这个阶段孩子有关性的内容提问往往又与孩子自身没有太多关系,他们的性提问大多是道听途说来的比较多一些。
因此,有的专家也称此阶段为“发问阶段”。
如:为什么男生没有月经?
什么是性梦?
这个阶段孩子提出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是很正常的,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内容之一,就是科学地、大方地回答孩子的性提问。
当然,也有的孩子发育相对早一些,虽然他们的性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性别意识已经萌芽。有的女孩对自己渐渐隆起的乳H房感到不安,有的男孩害怕去洗澡,怕被同学看到自己开始长出的阴H毛。
为了及时做出恰当的回答,父母应该学习一点有关儿童性教育的知识。
父母还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回答孩子性提问方面,孩子能勇敢地向父母提出问题,首先说明他对父母的信任,说明父母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良好的基础。
这时,父母应耐心倾听,有问必答。
(4)青春期孩子的爱的教育阶段:
这个阶段孩子一般不怎么提问。 有的孩子即使询问,只涉及爱情、婚姻等,对面性教育这些相关敏感的话题、问题很少涉及,为什么?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一般进入了青春期或者青春前期。
这也是孩子发育最快的阶段,这时不仅孩子的身体迅猛发展,各种性征也渐渐出现,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
女孩大多出现了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这时,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生理发育速度、第二性征以及生殖器的大小和形状等产生忧虑。
也有的孩子除了发生月经和遗精外,还会产生其它性心理表现,如强烈的性感受和性幻想,男孩阴H茎勃起速度会增加,女孩阴H道分泌液增加,自慰行为的频率会上升。
因此,他们特别渴望得到性知识。
但他们的提问已经不会再如同小时候那么直接,而是间接的、策略地提出来。
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不涉及到“我”,而是有意的躲闪、躲藏,这是性教育出现的盲点,才使得众多因性教育的缺乏而出现的诸如前面所提到各式名样因“性”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这是孩子的错吗?
这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人人都如此封闭的谈“性”色变国情,自然而然会造就一大批性盲的问世。
大量性盲的客观存在,无疑于置放在社会上的一颗颗隐形不定时炸弹它不发作也就罢了,一旦有所发作,势必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而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一点我们从媒体上都能够看的。
所以说,重视孩子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于性的问题会感到神秘的首要话题,尽管大人对他讲性生理是很正常的事;但他总会认为是“难言之隐”而难于启齿。
所以,这时家长应体谅孩子的心理,着力从实际行动上帮助他,给他提供一些间接咨询,例如: 提供书籍——有选择地借一些生理卫生方面的书籍给孩子看。
在看书之前可先告诉孩子:“你长大了,该是你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时候了,这是爸爸妈妈曾经也看过的书,你也学一学,长长见识。”但有的父母会认为“让孩子看这种书,反而让孩子对性问题更感兴趣了!”
其实,看看街头小摊上垂手可得的包含性爱内容的各种书籍杂志,就应该知道严禁孩子涉及性的书籍是于事无补的。让孩子阅读这些由专业人员执笔的有关性教育的书籍,是有益而无害的。
有了父母的指导,孩子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尤其是关于月经与遗精的秘密了。
父母把关于性生理与性卫生方面的报刊、文摘知识给孩子看,直接通过自己的书面语言,将青春期的各种要求、禁忌与期望表述出来,使孩子觉得父母真心关怀他,这样父母的话在孩子心目中就会一语值千斤了。
当然,当拿这类书给孩子们看时,千万要讲究技巧,应该悄悄地放在孩子能够发现的地方。
如果不久后孩子装出生气的样子说:“谁把这种书放在我这里?”这就表示他已经看完了。
此时,不必问孩子读了此书的感受,只要默默地把书接过来就是了。
信件交流——信可以放在儿子的书桌或床上。用这种方法来传授性知识,大家都不会感到尴尬,而会乐意接受,孩子会期待下一封信的出现。
如果家长能做到把从书上看到的或由传媒上所得来的信息,简明扼要地写在纸上,让孩子看,便会成为一种很有效的性教育方式。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一些特殊教育方法,比如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有关的书等。
(5)性教育内容
性教育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护等。
对于男孩来说,要告诉孩子性发育成熟以后会有遗精现象,不要害怕,遗精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和损失,是正常男性青年都有的现象,不必有思想压力。
对于女孩来说,要告诉孩子性发育成熟以后会有月经来潮,不必担心、恐慌,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长大成熟的标志,不是疾病。同时要教她们如何处置,如何讲究卫生等。
同时,要鼓励男女少年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平等相待,既要防止早恋现象发生,又不要遏止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
男女青少年之间的正常交往是破除性神秘感、建立健全的性观念的重要基础。
性教育是要培养性道德的坚定性,从而克服两性关系中的不良现象。正确的性教育可以避免青少年生活中很多过失、错误、痛苦和不幸,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要进行人格教育,要教育他们积极向上,自尊自爱,有远大理想。要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积极锻炼身体,集中主要精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奋发向上,敢于迎接今后社会上的激烈竞争。
所以,除了父母要给孩子关怀和指导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应有性教育大纲,真正根据孩子的性生理、性心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知识水平的性教育计划,依据他们身心发展的序列,有目的、有顺序地确定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但是,这一阶段的性教育内容中,重量放在“后果教育”和“责任教育”。
强调“后果”是要告诉学生:男女亲密接触会产生一项重要的后果——女方怀孕。“后果教育”可以使少年们对自己的行为主动地保持必要的克制、设置必要的界限。
强调“责任”是要告诉男女少年:在两性关系中,女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男方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女方;女方也应该对自己未来的幸福和家庭负责,保护好自己身体的健康。 “后果教育”和“责任教育”的目的都是抑制少年们单纯出于性冲动而采取性行为,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6)性教育名人谈
A.北大“性学大师”胡佩诚
胡佩诚,上海人,1947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医学心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医学法律学会中方执委,亚洲大洋洲性学会中方执委等职。胡佩诚说怎样进行性教育?大胡佩诚教授曾经说“从摇篮到坟墓”普及性教育 因为“人从0岁到100岁都可能有性需求。”
B.广州市计生局副巡视员段建华
记得,中央台的《新闻调查》曾专门播出过对中学生早恋和性行为的报道,一些发育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因为不慎的性行为而导致对身体伤害极大的怀孕流产。
广州市计生局副巡视员段建华说:“‘70后’的人往往会有处女情结,‘80后’的人往往感情好就行,而‘90后’的干脆就问,这(指性)需要感情吗?”在一次专题讲座中,段建华建议:家长宜亲自将安全套放进十二到十五岁孩子的书包里。初一看,觉得这个建议相当前卫,但细想想,也不失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有了避孕套,至少会使那些对性事懵懂未知的少年在感情失控时得以一点点自我保护。只是这样的措施该怎样施行,倒真不好想象。
C.韩寒送给未来18岁女儿一句话
不久前,初为人父的韩寒送给未来18岁女儿一句话:“套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套。”此话被媒体热炒。
D.蒋方舟抨击性教育失败
据报道,民生大议第六期节目现场美女作家蒋方舟抨击中国性教育。
曾主持过无数场节目,在春晚上镇定自若的倪萍此次在民生大议第六期的现场首次对话90后时,就被惊的目瞪口呆。
据悉民生大议这期在2010年2月12晚云南卫视播出节目,讨论的是当下热议的恋爱课程是否该走进中学课堂的话题。这期节目的曾因言论过于开放几度难产,此次能在节前公开播出实属不易。
节目中正读高二的90后女孩陈子兮作为中学生早恋当事人,走进民生大议的节目现场对话倪萍。她刚上场便向在场所有人员告知一个事实“初中生高中生恋爱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事了”,虽然见多识广,对初高中生恋爱早有耳闻的倪萍,听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样亲口说出,竟顿时目瞪口呆。
蒋方舟“中国性教育是很失败的” 89年出生的美女作家作家蒋方舟在节目中现身说法,道出90后价值观: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里,90后已不再相信爱。
在争论激烈时,蒋方舟是直接抨击“中国性教育是很失败的”。而湖南春雷青少年特训学校胡校长现场讲述了因家庭和学校恋爱教育的缺失,导致十五岁女孩“子宫切除”的事例,让现场一百多人的演播厅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提议“恋爱课程走进中学课堂”的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认为学校和家长不能再对中学生恋爱教育掩耳盗铃了。
他讲述了一个因家庭和学校恋爱教育的缺失,导致十四岁女孩“子宫切除”的事例,这让争辩激烈的现场,一百多人的演播厅霎时变得鸦雀无声。他用血与泪的事实来强烈提议应该让恋爱课程走进中学课堂。提议人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更是呼吁学校和家长不能再对中学生恋爱教育掩耳盗铃了。
在我国,每年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10-20岁)的数量达到3亿以上。
在如此庞大的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群体中,因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在独立意识和性意识的逐渐萌发当中,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其行为常常出现偏差,而成为“危险人群”。
这在近年来被关注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的现象而得到了佐证。
因此,全社会都在呼吁加强青少年的性知识教育,但是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位老师、作为终身关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他们的暧昧态度,却让已经意识到严重性的教育部门踌躇不前。有关专家呼吁:家长们,赶快补上这一课吧!(蒋方舟抨击性教育失败 倪萍惊得目瞪口呆 2010年2月2日新华网)
E.刘京海曾问女儿:“有没有男朋友?”
刘京海是上海闸北八中校长,成功教育的创始人。
女儿读大一时总问女儿:“有没有男朋友?”
女儿思灏说“没有。”
父亲说:“谈一个嘛。谈恋爱也需要学习,没有恋爱经验,将来你怎么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男人结婚?”
女儿有了男朋友后,刘京海开玩笑说:“最近换人了吗?”
思灏笑道:“爸,我可没那么花心。”
妈妈一听紧张了:“妹妹(上海人说女儿是妹妹),你可别让别人骗了。”
刘京海说:“别人骗她?
哼,她不骗别人就是好的。” (刘京海:如何让“差生”女儿考上复旦 中国养成教育网)
F.谁为9岁少女堕胎负责?
5月19日,中国社科院教授陈一筠发表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
据陈一筠调查,在广西南宁发现有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而表示对此负责的是一个13岁男孩。昨日,在由广州市文明办、市妇联等联合举办的“2012年首场广州市家庭教育大讲堂”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教授、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为现场1300名家长解读“青春期密码”时提醒,公开“放电”较安全,私下“放电”很危险,她呼吁家长和老师鼓励少男少女的公开交往,同时,注意为他们的交往建好三道“防火墙”。
G.结束语 家庭、学校与全社会都应该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
如果每一个家庭、我们全社会都很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的话,那么—— 就不会出现9岁小女孩、13岁女初中生,与男孩偷食禁果后怀孕,堕胎后继续回校上体育课这样的怪事; 就不会出现16岁的初三女生,在与男同学偷尝“禁果”后意外怀孕肚子大以为自己长胖了、出现呕吐、腹痛以为是食物中毒、快生孩子了肚子剧烈疼痛她认为是拉肚子,惊慌失措生下婴儿将其勒死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 就不会出现徽省合肥市17岁少女周岩因拒绝同校生陶汝坤的求爱,遭到对方泼洒打火机油焚烧、毁容,以至于证让少女周岩的面部、颈部、胸部严重烧伤,一只耳朵也烧掉了这样“因爱生恨”产生报复行为了。
就不会出现一个“聪明”学生,却死在“糊涂”的性教育上。
就不会出现……
教育,我们知道小到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一代人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从幼儿抓起,性教育也是如此!
可见,性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的民族,让我们重视孩子的性教育吧!
如此—— 让我们说“性教育想说爱你很容易”!
如此—— 我们的家庭幸福、快乐! 我们的孩子健康、阳光!
我们的社会和谐、安定! 我们的民族富裕、强大!
“性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由9岁女童做人流所思? (下)
附录——
《“性教育”想说爱你为何不容易?》
目录
第一章 谁在4岁女童心田播下“我结婚给我买宝马”种子?
第二章 幼儿园儿童举行“集体婚礼”有利于性心理健
第三章 12岁的儿童“情侣”为何相约开房?
第四章 13岁女孩与16岁男孩结婚为哪般?
第五章 11岁儿童裸聊敲诈“敲”醒了什么警“钟”?
第六章 15岁少女学校厕所秘密产婴为哪般?
第七章 由17岁少年挥刀自宫,看性教育普及迫在眉睫
第九章 初中生小情侣缘何“比翼双飞”般离远走他乡?
第十章 为何班训找对象要“以本班同学优先”?
第十一章 谁来拯救身陷“网恋、网婚”孩子?
十二章 由9岁女童做人流所思:“性教育”想说爱你为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