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时代: 90后还没搞定, 更难对付的00后又来了!
都知道,做生意一定要符合大势,只有顺势而为,才可以事半功倍,四处逢源。
但什么是大势呢?
人,人才是社会最大的趋势。
如80后是PC一代的人,个人电脑就是大势;而90后是互联网一代,所以门户、社交、网络游戏等是风口;再到了95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又成为了滚滚大势。
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的迭代是逐渐加速的,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时代背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思考问题习惯和消费观念,所以80后比较注重质量和价格,而90后、95后则在好用之外,还有追求好玩有趣的心理诉求。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00后又赶上来了。
2018年,是00后的成年元年。
根据刚刚发布的《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00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等属性都明显不同,呈现出更多元化、包容化、自主化的特点。
比如,00后更注重同龄人的认同,更喜欢表达自己的个性,更愿意为喜欢的东西付费。。。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有个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它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
也就是说,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面是不一样的,尽管90后、95后们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消费人群,但随着00后的必然接棒,新的消费周期也已经开始酝酿了。
对商家而言,未雨绸缪自然也非常重要,毕竟你不会是只想赚一代人的钱。
其实,从95后开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就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阿里前CEO、嘉御创始人卫哲就曾说过,一个企业,在顺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住发展的节奏。谈新时代的商业品牌,我们要首先面对新时代的人,搞清楚新时代的消费者的特点,再来谈新时代后面的品牌构架才有意义。
他认为,新时代的品牌构建,三个变三个不变:
消费升级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原来在你生活周围很多没有品牌的东西,变得有品牌了;品牌好玩比好用重要;品牌的性价比,到底是价重要还是性重要?
而不变的是,一个优秀的品牌,老客户的回头率必须高;衡量一个品牌成功不成功的,就是同一个品牌推新产品的获客,获新客的能力强不强;一个优秀的品牌一模一样的东西卖得比别人贵,不是卖得便宜。
按卫哲举的例子,原来人们吃鸭脖是没有品牌概念的,但现在的周黑鸭、绝味都被吃上市了。
因此,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必须做出品牌来。而且必须是做到前两名的头部位置,才能保证自己的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就曾强调,是用户的进步,而不是产品, 才是创新的核心——今天商业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将创新的视角真正回归到人,回归到对用户的深层次理解。
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是在简单地购买产品和服务,而是要将产品和服务带入生活,来实现某种“进步”。
而促成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正是品牌对消费者认知的精确定位和营造。
从这点来说,00后,比90、95后更难”讨好“,你必须想法设法地让他们认可、喜欢你的品牌。
在几年前,电视广告靠多重复几遍广告词就能促进销量,而当今的00后已经不吃这一套了,只有背后有故事、有态度的品牌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1、对于软性广告植入,他们有着准确、成熟的识别能力。
2、对于网红和KOL,他们明白不能全然相信,而是早早地对各种营销手段保持理性。
3、他们认为国产品牌不比国外品牌差,在全球化的时代,“进口产品”已不再是稀罕物,他们倾向于产品的使用体验,随着国产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他们把目光更多地锁定在了国产品牌。
时代在进步,消费者也变得更理性,00后当然是更难被广告”忽悠“。
心理需求大于实际需要,江南春也公开表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行为逻辑已经发生迭代变化。
”现在中国最核心的消费者是谁?我认为是新中产阶级。这个人群数量大概有2.25亿,年龄在20几岁到40几岁,月收入在一万到十万之间。他们重视创新和潮流,愿意为品牌、品质付出溢价。可以说,他们是消费的领袖和冠军,引领了消费升级的浪潮。“
可以预见,不管80后、90后,还是00后,消费的理念有一点是相通的,同样的价格上追求更高的性能、同样的价格上追求更高的品质,这是背后的人性在起作用。
做企业,做产品,做品牌,都必须与时俱进。
要深刻地明白,用户才是土壤,只有形成了足够的用户规模,才能够长出花来。
所谓品牌,只是用户的一种认可,是消费者对你产品喜爱所产生地映射。
只有持续的关心、尊重、服务好用户,才会有品牌的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