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2023-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zeeb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为所欲为的人会失败,把持的人会失去。因此圣人不为所欲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去把持,所以不会失去。民众做事,执著于已经成功的事情而遭遇失败,所以谨慎的对待最终就像开始一样,那么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贿,学不学而復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因此圣人断绝欲望而不贵重难得到的货物,不去学习而是去总结众人的过失,能帮助万物保持本来的样子而不冲动去为所欲为。
故曰:为道者,非以眀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胃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所以说,建立‘道’不是让民众看的更清楚的,而是使他们变得愚钝的。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所以用“智慧”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出现盗贼;不用“智慧”来治理国家,国家达到德治。牢记这两者,也是治理的法则。牢记治理的法则,这就称为‘玄德’。‘玄德’藏起来了、远离了,与万物常道相反了,才能达到大治。
(大意)
过度执著于过去,过度沉迷于眼前的成果会使人们忽视对未来的合理规划,盲目的行动会造成失败。老子认为统治者要自身做榜样,藏器于身,让整个社会降温下来。通过减少礼制,减少军事行动,使经济社会恢复到本该有的稳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