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放过对方
2021-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高远315
2008年9月,民主党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萨拉·佩林,正在激烈地进行美国总统大选争夺战。
此时,有媒体爆出一个惊人事件:共和党佩林的17岁女儿未婚先孕。
这个爆炸性“丑闻”,让佩林本人连同共和党,同时陷入一种极度尴尬的境地。
这是上天赐予奥巴马选举阵营的一个宝贵机会。
这一天,蹲守多日的记者终于截住了奥巴马,他们都急着问同一个问题:“请问奥巴马先生,你对萨拉·佩林十几岁的女儿怀孕一事有何评价?”
此时此刻,对奥巴马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反击机会,他的一句话就可能给对手造成致命一击。
但是,奥巴马只是轻轻地摇摇头,微笑着说:“我想说的是,我妈妈18岁时便生下了我。”
喧闹的现场陷入一阵沉默,之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奥巴马那简短的一句话,顷刻间掀起轩然大波。政治评论家和分析师扼腕叹息,但奥巴马的支持率却猛地拉升起来,美国人民推选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生死交锋时刻,一个错误就可能丢掉了政治生命。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大选,大多是竞选人地毯式的搜寻对手的不利证据,以期望置对手于死地,一击必杀。
可是,奥巴马并没有这样做,既没有趁人之危,也不落井下石。在对手遭遇困难的时候,慷慨地给他一个台阶下。
他保存了对方的面子,也无形之中显示出自己博大的胸怀。
商业战场上的你死我活的搏杀,我们从小黄车与摩拜的激烈对抗中略知一二。在资本的驱动下,各路诸侯时常拼命对决,一山不容二虎。
职场中,官场中,一个令人垂涎三尺的职位,明与暗的交锋有时也刀光剑影,用尽36计。
面对美国总统耀眼的权势,竞选双方都明争暗斗,时时撕破脸。
奥巴马没有利用这点去攻击,出人意料的放过对方,轻描淡写的化解了对方的窘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反而成就了哈佛大学毕业的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