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故事

2021-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馨28

我希望我和孩子们都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师者父母心!作为教师,我的教育目的简单而又坚定:我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做什么样的老师;我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就给我的学生什么样的教育。

我知道,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我想教给学生们一生都有用的东西;我希望他们都能向善、向上、乐观、自强,因为在他们身上寄托了我对自己孩子一样的期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说:“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因此,我非常欣赏南明教育提倡的纲领,并尽力借鉴模仿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需要的是对孩子睿智的爱以及丰富的专业技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只有爱还远远不够,就如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也是,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并进行科学的干预,孩子才有好未来。教育如同种庄稼,教师作为农人,要在孩子心中播种美好,洒下阳光和雨露,不禁其性,不塞其源,耐心守望,静待花开。

教室,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愿意做那个默默耕耘悉心守护的教育农人。

但我和孩子们都不喜欢空洞的说教,我更不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学生进行评判,我要把深厚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共同经历的一些故事,因为故事本身会说话。我希望我的教育效果在这些故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于是,我引领着孩子们共同经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故事背后的原理:以道德人格发展图谱为主线,逐步引领孩子们的生命朝向。

道德发展图谱

第一境界、自然功利阶段。

a、我不想受到惩罚;

b、我想要得到奖励。

第二境界、习俗规则阶段。

c、我想要做个好孩子;

d、我要捍卫游戏规则。

第三境界、道德仁爱阶段。

e、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

f、惠泽天下(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恕)。

我把这道德人格图谱画在后黑板的最中央,做为班级教育的指引方向与核心内容。我希望在这一图谱的指引下,和孩子们一起共同穿越一段生活,经历一些故事,相互编织,潜移默化,引领孩子们形成向善向善的习惯与风格,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仁爱的个性。

这是一段穿越美好、相互驯养的旅程。或许,它将成为我们终生修炼的指南。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境界的提升也需要心理、习惯、意识的逐层提升。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