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9 C&B15电影季 《天才少女》 灯塔组

2017-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戚贤

上周灯塔组的电影季实在是非常精彩,合作很到位,单个人也很强,内容和PPT都非常好。廖兴菊的对电影故事的讲述,非常细致,抓到点也很到位。李瑛对PPT做的特别好,内容上充分显现出大律师的专业风采。佩珊在客体关系上非常精微对电影中各组人物关系的解读让人惊艳。最后秀英姐熟练的运用客体关系理论全息的对电影的分析加上她个人的经验的讲解也是非常地精彩闪亮。听完他们组的电影讲解,真是感觉一个梦之队诞生了。下面对其中印象深的一些点进行整理如下:

1.虚假自体: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执行婴儿的全能要求,不断地错过婴儿的表情;相反,她给出自己的表情,让婴儿顺从。母亲无力理解婴儿的需要。婴儿对母亲表情的顺从将导致婴儿与自己自发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在最极端处,虚假自体导致一种不真实感或者失败感。

儿童发展出虚假自体的一个重要使命是,通过使真实自体隐藏起来而保护它,这种功能是通过顺从环境的要求而实现的。Diane的真实自体一直非常羸弱的保护着,因此她的情感发育水平和心智化水平也一直没有得以发展,自杀的功能就是保护真实自体免受凌辱。

Diane对母亲的恨意和报复,通过毁灭自己而得到了实现。她无法向Frank一样跟母亲针锋相对,因为自体无法提供这种力量感。

2.在Evelyn的眼里,Diane不是一个主体,甚至都不算是一个客体,而是她的自体客体,是她的一部分。一方面她认为Diane软弱,考虑问题不周全,另外一方面她架空了Diane的自体,扼杀了自体的发展。看到的从来不是鲜活的女儿,而只是一个有着数学天赋,可以帮他实现抱负的机器,她需要的不是将自己提供给女儿使用,而是去使用女儿。

3.抑制性客体:母亲不能移情性地与儿童接触,她们的反应大多建立在自己的内在幻想、自恋需要和神经症性冲突的基础上。母亲将利用孩子来维系她自身的某种东西。一个抑制性客体的孩子,有一个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应付母亲的心情。如果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当前的任务,他们也仅仅是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气氛,在其中他们可以开始自己的生活。

4.兴奋性客体:持续的,稳定的,有情感响应能力的客体。

5.够好的母亲(抱持性环境):够好的母亲充分提供婴儿所需要的一切,她不仅认识到婴儿的本能需要,而且了解他的创造性,尊重他的边界,依据儿童需要的变化进行适应和改变。

6.真实感依附于真我与主观性客体关系的必然结果。任何客体的形象都是我们主观感受在内心中的投影,任何的客体形象都是主观性客体,真实感受到真我水平主观感受的影响。

真我具有创造力,真我觉得自己是真的,自发的,可以感受到真实和真诚,特质包括对现实和环境认知能力较高,并能与之安然相处,思想、行为都比较自然、率真、较独立自主,喜欢独处,不介意展现孩童的一面,能够玩耍、享受有趣的事物。

7. 拥有独处的能力需要以下:

    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不必处于整合的状态,建立在足够好的母亲的照顾之上,是情绪发展成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独处的能力要看一个好的客体是否存在于个体的精神现实中。

独处的能力核心,自我——关联婴儿在母亲陪伴下独处的心智(获得一种养育者不在场的在场感)是移情的基础,能力,可以与他人有良好的情感链接。

    独处,自体和客体的分化是完整的。

    独处不是远离他人的独处,而是有自己的空间,也有小伙伴的群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