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

“享读”竞品分析报告

2018-03-01  本文已影响104人  墨水瓶儿

1竞争环境概述

1.1行业背景分析

1.1.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数字阅读、读书会等均促进民众加入阅读潮流。用户的社交需求也从最初的试探性社交向更加透明化的、数据源更立体的社交方向发展。好的社交应用产品不仅满足用户核心的社交需求,同时也立足于对用户具有吸引力的差异化需求价值。

亚马逊中国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中显示年读书量超过十本的受访者比重为56%,较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且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人群高达82%,阅读已成为流行趋势;78% 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17% 的受访者会在电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阅读社交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上宏观环境,均为读书社交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1.1.2 竞争态势分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

行业内竞争者:无论是iOS平台,还是Android阵营,目前市场上的“读书社交”类APP较少。国内没有完全的“读书社交”类产品,豆瓣的读书频道可作为其竞争者。尽管豆瓣读书频道与本产品所设想的功能基本一致,但互动性不强。且从整体来看,豆瓣并不能定位于“读书社交”,而只能定位于“兴趣社交”。故,本产品深耕读书社交这一细分领域,且强调社交性,也许是一个好方向。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潜在进入者可能来自于各大读书软件,如微信读书、QQ阅读、咪咕阅读、爱阅读、熊猫看书等。

同类替代产品:包括一些卖书的电商网站,有声阅读平台的评论功能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等,均能使用户进行读书内容的讨论。

1.2市场现状分析

鉴于该细分领域并没有与本产品定位完全一致的产品故通过类似产品来考察其市场现状。

豆瓣目前已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达5000万美元,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600w+,在中国社交榜排名17。(2017年12月28日)

Goodreads作为全球最大的读书社区,已被亚马逊收购,成为Amazon下独立子公司。2013年已拥有超过1600万会员,超过3w个读书俱乐部,网站书籍目录达到3.6亿册。在美国图书(免费)榜排名11。(2017年12月28日)

微信读书是腾讯旗下产品,在中国图书(免费)榜排名第5。(2017年12月28日)

以上数据均表明“读书社交”领域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1.3微观个体分析

1.3.1用户画像

由竞品的用户画像可大致推导出,读书社交的用户画像如下:

性别: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女性使用者稍多于男性使用者。

年龄分布:集中于19-45岁。

消费偏好:主要集中于消费大众品牌和时尚品牌的用户

应用偏好说明,使用读书社交的人群可能与使用阅读、生活、影音、网购、社交、通讯软件的用户。

1.4竞争对手信息汇总

鉴于本项目定位于读书社交领域,国内外对“社交阅读”涉足较广。相反,对“读书社交”涉足较少,通过应用市场搜索以及投融资情报等,并未搜索到国内完全做读书社交的应用。而豆瓣中的读书频道与本领域基本一致,所以选择豆瓣的读书频道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美国的Goodreads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读书社区,且在2012年月活就达到2200w,也作为该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微信读书作为“社交阅读”类软件,其与“读书社交”的用户群基本一致,商业模式不同,在未来可能出现功能互补或重叠,因此选择微信读书作为间接竞争对手。具体如下:

1.5对标竞品分析与选择

鉴于以上竞品:豆瓣、Goodreads、微信读书均有较好的市场表现,且均涉及“读书”、“社交”两个领域,故将其作为对标竞品。

2 竞品深入解剖

2.1竞品定位分析

豆瓣(读书)和Goodreads由于产品定位基本相同,所以用户群基本一致,均为有高品质书籍阅读欲望与社交需求的用户,且更注重书籍评论,一般通过评论或评分选择所要阅读的书籍。

微信读书的用户为有阅读欲望与社交需求的用户,更注重与好友间对书籍内容理解的交流。

三款APP所满足的用户需求价值基本相同,主要满足以下三种需求:

①自我提升需求:通过优质内容的提供与获取,使用户得到自身能力与知识的提升,内容的匹配度和丰富性成为基础。

②自我表达需求:对于内容生产者,用户也愿意贡献自己观点从而提升平台内容价值,满足自身表达欲望。

③社交工具需求:对于读书者来说,平台是用户与其他读者互动和声音发布工具。

2.2对标竞品功能分析

结论:三款APP基本均提供了选书、书籍管理、评书、社交等基本功能。整体来看,豆瓣读书和Goodreads更加注重书目的评论、推荐以及书目的管理,而微信读书与其他两款不同的是一款阅读器软件,更注重书目的选择、购买、阅读体验以及读书想法的交流。二类软件的共同点在于均强调了书目的评论及想法,但在细节处理上有所不同,豆瓣读书和Goodreads整体上是以书为主体来体现评论及想法,而微信读书主要以好友为主体来分享想法。由此可见,将二者更好地结合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图书推荐、图书管理、线下活动、书友等特殊功能值得关注。

图书推荐:Goodreads的图书推荐功能更为个性化,千人千面,基于历史评分及喜好记录以及基于个人书架两种方式,为用户推荐书籍。微信读书的图书推荐功能特色在于基于好友的阅读情况、根据用户实际阅读情况以及推荐专题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推荐,更体现了社交性以及推荐方式的全面性。

图书管理:豆瓣的图书管理功能包括想读、在读、读过、书评、笔记和作者等多个项目,可方便查看用户书籍阅读及书评笔记情况。Goodreads主要包括已读、在读、想读三个功能,且便于更新阅读状态。微信读书的图书管理功能与传统的电子书阅读软件一致。

书友:豆瓣以及Goodreads的书友主要为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而微信读书则兼具熟人与陌生人。

线下活动:豆瓣的线下读书活动更加促进了用户读书的社交属性,更有利于增加用户对平台的好感,从而促进留存。

2.3需求场景分析

下面从找书、读书想法讨论、读书管理三方面重点分析。

2.3.1找书

读书社区中,找书作为一大重要功能,用户的找书过程一般包含主动找书与被动接受推荐书籍两种方式,但各产品在找书环节路径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各竞品找书主场景如上,包括细节需求点基本一致,只是各家在满足细节需求的表现形式不同。价值和增长分析如下:

价值:找书效率、找到好书的效率、购买好书的效率

持续动力:内容&效率&价格

变现模式:出版商广告&订单成交抽成

1.豆瓣读书

在豆瓣读书中,用户可通过首页的推荐以及各种图书类目找书,也可通过图书类目页以及搜书页找书。

优点:①首页推荐内容较丰富,也有根据用户已读书籍推荐功能“猜你喜欢”。大多数书籍在首页的展示均有评分,以及书的封面和作者、出版社,便于用户快速决策。②按分类找书页,默认为按最受欢迎程度找书,便于向用户推荐畅销书。③搜书页,推荐热门搜索词,方便用户寻找热门书籍。

缺点:①首页内容陈列过多,是否会影响用户选书心情。②按分类找书页,在结果中找功能中的类别选项,是否可默认用户喜欢的类目。

2.goodreads

Goodreads采用左侧抽屉式导航,类目较为明确。找书可通过“Updates Feeds”、“Recommendations”、“Best Books of 2017”、搜索等多种方式进行。

优点:①Updates页以列表瀑布流形式展示书籍,画面较简洁,减少用户做判断的时间,且想读标记按钮和评分按钮较为清晰。②推荐页有两种推荐方式即通过类别以及个人书架进行推荐,较体贴。③搜书页可通过Title\author\ISBN三种形式进行搜书,且搜索栏有提醒,搜书方式多样,且让用户知道可以怎么搜。

缺点:①Want to read放在Update列表页似乎不太合适。因为用户可能大多数时候是在不了解想看什么书的情况下才会在Updates页找书,所以用户可能需要先进入书籍的详情页看下评论或者评级才考虑标记want to read,这样的话用户在详情页就可以直接标记。而且该页并没有给用户一个评分,也不便于用户选择。

3.微信读书

微信读书的找书功能几乎和豆瓣一致,均为在一页展示诸多类目的信息流,但微信读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查看微信好友共读的书目,好友在读的书目也作为读者找书的渠道之一,值得借鉴。

优点:以卡片形式展现,页面布局清晰,看起来赏心悦目,有美感。且展示了共读的好友,促使用户产生想和好友共读一本书的想法。

缺点:仅知道好友在读该书,但无该书的评分,导致用户不能很快对该书有一个定位,建议增加评级信息。

2.3.2 读书想法讨论

在读书过程中想法讨论主场景中,主要包括书目评分、评论以及笔记想法。与豆瓣和微信读书不同的是,Goodreads仅有书目评论和评分。而在展示形式上,豆瓣与Goodreads一致,均为进入书目的详情也方可进行评论的编辑,仅评分细节在交互上不一致。而微信读书的图书评分及评论的展示形式不仅在书目详情页,也在“想法”中类似朋友圈的展示,社交性更强。缺点是,想法圈仅仅展示的是好友的书评和想法,并不能进行“实时互动”。因为倘若好友圈内读同一本书的用户比较少,对该书并不了解,就没法达成深度互动。

价值:找书效率、沟通效率、社群互动效率、发布想法效率

拉新特性:陌生人交友&当面推荐

持续动力:内容&情感&互动

推荐动力:建立联系,情感交流

1.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关于读书想法的讨论,分为三种短评、读书笔记、书评。短评包括书籍评分以及较短的图书看法,读书笔记是需要标记页数和章节的对书籍的想法,书评是包括图书评分以及较长的图书看法。

建议: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笔记和评分,长评论以及短评论进行了区分,但这种区分意义到底大不大,用户在豆瓣上发表评论追根到底是为了交流,但可以说这种交流不是实时的,且内容复杂的,为何不仅仅考虑用户想要思想交流的心理,将这些都归结为“想法”,且可实时看到的。例如,小红现在在看“小王子”,她想要看到的是大家对小王子的想法,以及可以实时的互动,并获得反馈。

2.Goodreads

Goodreads较豆瓣读书就相对简洁,关于想法的功能仅包括评论与讨论两个。且用户可不写评语直接为该书籍评分,这样就解决了有部分用户懒得写评语的问题,也能保障评分数量较多,对读者产生较靠谱的推荐。

3.微信读书

微信读书做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将读书评论、评分以及笔记分享等均放在了想法圈中,方便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好友正在读的书的想法。

缺点:读书想法信息的组织形式为好友动态的实时分享,但并未考虑到读书人可能最想知道和自己读过同一本书的用户对该书的想法。

2.3.3 读书管理

豆瓣与Goodreads图书管理功能基本一致,包括想读、在读、读过三项,能让用户更显然地从书目上看到自己的读书成果,更有成就感。而微信读书与大多数读书APP一致是书籍的陈列。

三种读书管理方式各有特色,但都不是最优。

豆瓣读书通过Tab标签展示想读、在读、读过,goodreads通过列表展示在读、想读、已读,基本差别不大。豆瓣读书操作层级较浅,而goodreads对个书架下的文件有排序功能。微信读书将已读、未读完、未购买均没有区分,以书目封面呈现在书架上,给人更直观的感受。三者对图书的管理均缺乏精细化的管理。

建议:对在读书的管理或读过书的管理建议增加读书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方便用户自己记录年度读书情况,对读过书籍的管理也可加入年度概念或筛选概念,方便用户对已读过书籍的管理。使读书社区的具有记录读书情况的工具属性。

价值:自我激励&书目管理

推荐动力:建立联系,阅读书目攀比

2.4历史演变与竞争策略

2.4.1 Goodreads

2.4.2 微信读书

3应用总结

针对以上对读书社交领域应用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竞争环境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鼓励,均促进了全民阅读,读书社交领域仍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价值。

(2)目前国内仅有豆瓣读书和微信读书涉及读书社交领域,且均不是专门的读书社交平台。豆瓣主打兴趣社交,微信读书主打社交读书。因此,在国内开拓读书社交领域仍有市场。

(3)读书社交不仅仅是看到好友的书评或评分,他们的社交需求如何能更有趣、互动性更强,还没得到真正的深入挖掘。

3.2可能的策略

专业深耕读书线上线下读书深度交流领域,做一款互动性非常强的读书深度交流社区APP,并兼具书籍发现、读书管理工具属性,形成找书->读书->交流->再找书闭环,充分挖掘用户用户读书的社交需求。

产品策略:

(1)差异化功能:

①以共同阅读的书目为核心,让用户发现有共同阅读书目的用户的想法,并可实时讨论

②精细化的读书管理功能,方便用户对读书进度的把握,了解。

③线下读书会的举办,以线下带动线上活跃。

④后期迭代入名家讲书,名家线上分享等付费课程。

(2)核心用户:喜欢读书,也喜欢分享交流的读书爱好者

运营策略:

(1)拉新方面:① 通过优化SEO,提高产品的搜索曝光度;② 在各大读书论坛、贴吧等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做广告宣传;③ 多在百度知道、知乎、搜狗等问答板块做软文推广;④ 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渠道做宣传和推广等。

(2)留存方面:①制定读书打卡机制,用户若当天读过书,均可来软件自行打卡记录,累计阅读时间达到一定值,可赋予不同阅读等级称号。②举办月读书挑战、季度读书挑战、年读书挑战等赛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监督,促进培养用户习惯。③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用户读书偏好,为用户不定期推荐购书优惠券。④建立会员体系,参与互动的频率将直接影响其互动影响力,互动影响力更高的将更有可能获得后期线下活动“大师讲书”入场券。⑤定期举办线下同城读书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