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不可说的选秀「潜规则」
2020-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ONE文艺生活
又是一年选秀成团后。 尽管《青春有你》《创造营》《少年之名》都在轮番出大招,但今年选秀普遍高开低走,越播越糊......可能观众们真的看腻了吧。
其实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 练习生看着挺努力,公司也没少砸钱,粉丝更是疯狂“买奶”应援… 但折腾好几通之后,这些练习生怎么还是“出道即失业”呢? 为此,我特意找几位圈内朋友聊了聊。 他们在幕后看到的,和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似乎是两个完全割裂的世界…
比如“是我站的还不够高么”
因为屡试不爽,这些套路就衍生出了固定人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秀剧本。
比如:
话题抢眼,但实力划水的锦鲤型选手
心直口快,嘴上不把门的“引战”选手
一身girl power,特立独行的“大姐大”选手
贩卖梦想,永不言弃的“回锅肉”选手
拿了剧本的选手们,乍一看是挺有态度的。
但节目结束之后呢?绝大多数人都拿不出能撑起“人设”的作品,就更别提什么长线发展了。 有个圈内好友A跟我说:“现在公司都是谁话题度高、有流量,就主要做谁,先把钱赚到手再说,别的都不管。” 因为流量变现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仅仅是因为,他们足够抢镜而已。
选秀后浪们来势汹汹的大好景象,背后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喂不饱的“狼子野心”。 太多人都想红了,而且只想着红。 太多人都在博一时的热度,圈一时的粉丝,做一时的努力。都看眼前,没人在乎以后。
而且娱乐圈到处都是诱惑和深坑,身经百炼的前辈都不一定能“万花丛中过”。更何况一个个稚嫩的初生小牛犊?所以有的人可以在练习室乖乖上课,而有的人早就已经跑去泡吧、混夜店、住在朋友家里,一整个星期都见不到人影了。可在镜头下,他们却摇身一变成了“乖巧后进生”来博好感。朋友C告诉我,基于这些客观因素,现在已经有公司把招生标准改成了——“长得好,家境也要好”穷人都不配当练习生了吗?因为有钱人家的孩子即使啥啥都不行,至少还能靠“有钱”,来维持一个偶像的光鲜外表。
更有甚者,明明不差钱,却还要靠装穷来博眼球。“其实我们在选秀节目里看到有镜头,有话题度的这些艺人。不管他们是哭穷,还是卖惨,实际上背后都有大几千万的资本在运作他。”就算我对资本下场、人设剧本这些话题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些话,我还是被激到了。倒不是气那些粉饰的偶像没有多不堪,因为只要你能演一世,服务好你的粉丝,也算够格了。我主要是气的是那些明明拿到机会,却肆意挥霍,不知珍惜的人。因为你站上的,是别人想一辈子都拥有不了的舞台。
我联系到了一个姑娘,她也去参加了这届《青你》的选拨。但因为年龄大,她一开始就被刷了下去。
同去的选手,如今已经有人成功出道了。 她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做女团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这对我来说挺痛苦的。因为做女团对我来说是目的,可我还没有强大到能改变什么。” 这些练习生能做的,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练习、练习、练习。
但圈内人都说小红靠捧,大红靠命。经纪人丘丘说:“我们自己都说,红和吸粉就是玄学,没人知道她什么时候、什么点就吸粉了,就红了。”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有话题出圈的人才能红。而你不红,你的梦想都是狗屁。所以对练习生们来说,“出道”不仅是要用青春去搏一把的漫长旅程,更是一场90%因素都不受自控的野蛮冒险。所以闪光灯总是虚伪的。 那些埋藏在练习室里的泪水,和不可说的委屈,才算得上是人间真实吧。
圈内好友A说:“内娱女团一直没办法定义,现在看来,可能好看的女孩子聚在一起就叫女团吧。” 但是好看的女生、男生永远都会有啊。你凭什么才能一直站在高处呢?也许娱乐圈走红的逻辑一直没变,只有被天使选中的灰姑娘才有机会穿上水晶鞋。但真正的区别可能在于——有些人穿上脚的是艺术品,而你拿到的不过是高仿A货。有些人能一直走花路,而你很可能走不了几步就会崴了脚。如果太在乎眼下虚高的名和利,这一切早晚会拖着你崩到谷底的。只有日积月累的业务能力,才是你真正能靠得住的资源。记住秦海璐说的那句话: “你站得多高不重要,看得够远才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