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概念挑战第101天:【商业篇|定位】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走的小肚兜儿

1000天概念挑战: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事实上很多人至死,都没有思考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每天打磨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是第101天,也是商业篇的第1天。

什么是定位?

定位就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领一个有价值的位置。消费者的心智空间非常有限,营销的思考方式需要从关注产品到关注用户心智。而定位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让你的品牌在顾客的心智中与众不同。说到底,定位就是一种基于消费者心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定位理论现在还有效吗?

定位理论是特劳特在1972年提出的,2001年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但时至今日,有很多人对定位理论提出质疑,我认真看了不少的质疑,觉得大部分都是无意甚至有意的曲解了定位,再来批评这个假想敌。定位理论有效的基础是消费者的五大心智模式,只要这五大心智不发生改变,定位理论就是有效的:

第一: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

第二:消费者喜欢简单,讨厌复杂。

第三:消费者缺乏安全感。

第四: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

第五:消费者的心智容易失去焦点。

如何定位?

有三种定位方式:

领导者定位: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名,不断重复你的定位,抢先进入人的心智。就比如“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4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跟随者定位:如果已有领导者,则想方法找新的空档,在一个新的领域和人们已有认知进行关联。最经典的莫过于“七喜”,在当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垄断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七喜就运用了一种特殊的关联定位方法,把自己定位为“非可乐”。“非可乐”的定位使七喜处于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对立的位置上,反而成为可乐饮料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不仅避免了与两巨头的正面竞争,还巧妙地与两品牌挂钩,使自身处于和它们并列的地位,成功地在消费者心智空间占据了一个位置。所以,当你做不了领导者的时候,你就可以采取跟随者策略,寻找新的空档。

重新定位对手:改变消费者对竞争品牌已有的认知,把别人拉下马,让自己的消费者的心智中找到个位置。比如在滴滴优步这类c to c的网约车软件大行其道的时候,神州专车提出b to c的模式,并且将自己定位成专车:“只做专车,只为专业”“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

如何践行定位理论?

第一:选择一个行业的品类,找到未被满足的痛点。痛点的选择要从消费者心智出发,而不要从产品出发。比如做餐饮,消费者怕油怕盐,那么就定位“蒸的才是健康的”,做化妆品,考虑有什么用户需求是竞争对手未能满足的,例如“让你的肌肤一天喝八杯水”。

第二:如果你不能成为现有品类的第一,那就创造一个新品类。第一名瓜分走大部分的利益,这是无可争议的,但第一只有一个,并且不是仅凭借努力所能达到的。如果这个品类胜负已定,为什么不去开创一个新品类呢?

第三:用最简单的信息不断攻占消费者心智,然后成为新品类的第一。什么是最简单的信息,举几个例子:“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小罐茶,大师作。”“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第四:和随后跟来的第二名一起夯实品类,坐大蛋糕。要欢迎竞争,虽然是你创立了这个品类,但是消费者心中其实留了两把椅子,比如,团购:大众点评和美团,电商:天猫和京东,旅行:携程和去哪儿,可乐:可口和百事,有了对手,品类才会成立,而且会共同教育市场,做大蛋糕。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在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我原先的思考。

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想清楚做明白的人,相互之间在茫茫人海之中,是可以一眼识别出对方的。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你有想打磨的概念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