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

“我”与“自我”

2022-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黄三白

        前几天,同事转发了一个研修中心《压力情绪管理》的学习课程给我,我利用三天上班开车的碎片时间把它听完了。里面有一个“我”与“自我”的随堂测试,“我”代表的是角色,“自我”代表的是内心。授课老师让大家写“我是什么”,限定十个词语,我写了“员工,妈妈,女儿,孙女,姐姐,妹妹,小姨,姑姑,媳妇,朋友”,全部都是角色。老师说,“角色超过六个的请好好爱自己吧”,当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不快乐的原因,因为我关注自己真的太少了!

我希望她快乐

        我想,如果是学生时代的我,我可能会写,我是花儿,是清风,是。。。而现在的我,尤其是做了妈妈以后的我,真的完全没了“自我”。曾经有段时间很不快乐,感觉自己“跳”不出去,被困在了“妈妈”的头衔里,加班的时候总觉得对不起娃,不加班的时候又觉得对不起工作,怎样都是不开心。

        后来偶然间刷到了一个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我循环看了三遍,最终,这个视频不仅治愈了作者的精神内耗,也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二舅”的故事就像夏日里豆大的雨点,一滴一滴的把我砸醒,还落到了地里拍打出了一股泥土香。

        事实上,在苦难中努力生活的人和苦难本身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二舅”的生活哲学,就是对命题的选择,他在“自我”中健全了“我”。而我四肢健全,却如此杞人忧天,甚至丢失了“自我”。

        之前总觉的自己的日子很累,白天上班,晚上哄娃带娃睡,孩子晚上动一下我就醒,担心她踢被子。一年多了,除了一晚突然发烧自己睡,真的没睡过一次整觉。遇上孩子不舒服更是要不眠不休,一整个星期几乎没怎么休息真的可以令人非常狂躁,却要在穿上工服的那一刻,把所有的情绪清零,化上妆,我还是那个精神奕奕的自己。

        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我却慢慢丢失了“自我”,那个爱看书,爱跳舞,爱瑜伽的我。精神粮食的匮乏如同“温水煮青蛙”,可以“杀”人于无形,这种顿悟令我既惊喜又恐慌,我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把“自我”还给“我”。

        听完那节课,我注册了一个听书号,既然没时间看书,那我就利用碎片时间听书,不断提升自己;我给自己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视频学舞蹈,带着女儿一起跳,她也很开心;我还时不时做做倒立,这是最简单但却最考验耐力的瑜伽动作。“自我”好像让我变成了更好的“我”。

        正如老师所说,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是情绪工作,好的情绪能使工作事半功倍。过分强调角色的人责任感满满,但是奔溃可能就在一瞬间;过分强调“自我”的人艺术感满满,但会令人无法安心交办工作。“我”与“自我”的平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