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己、正心、诸己 11.02-11.06论语周总结

2020-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缘_好书分享

国学战队第五期

每日一句·学论语    13-14/28

本周总结

🌸本周喜欢的句子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要点

🔸1.第一句讲“争”

以前看到电视剧里两个人在对决,只关注谁赢谁输,虽然看到了双方上场前下场后的行礼,但觉得这不是重点,也没有引起过深思,反而觉得是形式主义:反正也要去争输赢,何必多礼?

这次和孔子学习“礼“,才知道何为”君子之争“,为何”行礼“。

之前关注的”输赢“,就是只关注到了眼下,这是“小人之争”;

君子为何行礼呢,上场前行一次礼,上场后行第二次礼:一方面是对对手表示心中的尊敬,虚心求教,另一方面是”正己“,端正自己的行为态度,逐步找到临战前的心理状态;下场后再次行礼,对对手的赐教表示感谢和尊敬,吸取经验,自我更新。

所有的”争“的背后,都是在请教、讨教、求教,所以不在乎结果,关注的是过程,我的每一个动作,是否发挥发挥到位,对方哪里值得我学习。君子之争,是互相切、磋、琢、磨的过程。


🔸2.第二句讲“探索底层逻辑”

从“绘事后素”到“礼为后”;

从看到化妆后美丽的外表到追其根源

何为美的基础?“素”就是底色,一白遮百丑,粉底为基础;

何为“礼”的基础?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如果不是真实的情感流露,那礼的排场搞得再大,也是无用的。

🔸第三句主要讲一下“文献的献”

何为“献”:是”贤人“说的话。

那何为“贤人”?是学习圣人后,能够听从圣人的教诲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地做出来的人。

🌸影响

🔸1.争己

不争眼下,只争是否能比昨天的自己有所提升。

🔸2.正心

用真情实意,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不拘泥于外在形式、不标榜自己,关注内在的发心是否端正。

🔸3.诸己

学习,是为了求诸己,切己体察,学而时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