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五)——牙周病的防治
导致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有些危险因素可以改变,有些危险因素却不可改变,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b35a76aac87f64a9.jpg)
一.牙周病的评估。
(一)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牙周炎家族聚集性,尤其是重度牙周炎家族史,易感染基因携带者。
2.老龄,老年人牙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都要高于年轻人,是牙周病常年累积效应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牙周组织都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老年人牙周组织的血运,细胞数量以及功能都降低,牙周组织的防御和修复能力下降。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36bddd162b70ed75.jpg)
3.种族,一些种族牙周炎的患病率高,如中国人的患病率较高。
4.某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菌斑生物膜发育异常或解剖缺陷,先天牙根短小或根形态异常牙一旦发生牙周炎和骨吸收则较快发展至根尖部,以致牙松动过早脱落,牙骨质缺乏或发育不全,不利于形态完整的牙周附着。
(二)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1.菌斑生物膜,菌斑生物膜中的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菌斑微生物的堆积和牙周致病菌大量的增加是牙周炎发生和发展的直接病因。
2.牙石,牙石对牙周组织的主要危害来自其表面积聚的菌斑生物膜,牙石为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表面。
3.咬合创伤,牙合力如超过牙周组织的支持潜能,便可造成牙周组织的创伤,当长期的牙合创伤伴随牙周炎症时,会加重,加快牙周组织的破坏。
4.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是导致局部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的常见致病因素。
5.唇舌系带附着过高,附着龈过窄或缺失,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等。
6.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修复体,充填体边缘悬突,破坏生物学宽度。
7.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具有牙周组织感染不容易控制,组织愈合差再感染的高风险。
8.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引发牙周炎,但是骨质密度的下降增加了牙槽骨丧失和牙周病风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9d75c3378c482285.jpg)
9.吸烟,吸烟不仅提高了牙周炎的发病率,还会加重牙周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吸烟的危险程度与吸烟的量呈正比,吸烟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易使牙周炎复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5755cedc5106cd4a.jpg)
10.心理压力与精神紧张,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情绪和心理压力较大,压力可增加牙周病的易感性。心理压力与精神紧张会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后者将抑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从而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11.患者的依从性差,患者的依从性差虽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不直接相关,但患者的依从性差是影响牙周病治疗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
牙周病的防治,也就是对牙周病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上篇(牙周病四)讲诉过牙周病的三联因,也就是牙周病的三个致病因素,所以牙周病的防治也就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1.对致病菌和菌斑的控制。2.消除局部环境的促进因素。3.消除宿主全身促进因素和加强宿主的免疫力。
(一).对致病菌和菌斑的控制。
1.机械性方法:
(1)刷牙,水平颤动法(BASS法)刷牙,或用电动牙刷刷牙。
(2)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菌斑,适用于健康的牙齿邻面清洁。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e030102c1bf61d1e.jpg)
(3)牙签,牙间隙刷,冲牙器的使用,这些工具的使用目的也在于清洁牙齿的邻面,但仅适用于龈乳头退缩,牙间隙较大者以及根分叉病变者分叉内菌斑的清除。
(4)龈上和龈下洁治(俗称洗牙),根面平整,这些方法是需要专业的口腔医护人员操作。菌斑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必需措施,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
2.化学药物和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控制。
(1).氯已定溶液,又称洗必泰溶液,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使用0.12%-0.2%的溶液,每天2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可以抑制菌斑形成,但只能在机械清除菌斑和牙石的基础上,必要时在辅以抗菌斑含漱剂。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2cdb70d4793d859c.jpg)
(2).常用抗生素用以牙周病中的药物主要有: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阿莫仙),大环内酯类药物(螺旋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化学药物和抗生素长期应用会产生耐药菌株及其他副作用,故不宜长期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c3903b85af57a1b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2c313508a21ebf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922539984b33e655.jpg)
(3).其他牙周局部用药,3%过氧化氢液,西吡氯烷,碘伏,碘甘油,碘酚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84fea196dd2385b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15a1932eb556ca7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cdcc5ab7c10449e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ae4797b0fe3a5132.jpg)
(二)消除局部环境的促进因素。
1.牙结石,龈上或龈下洁治(也是菌斑控制的措施),这是采取下一步牙周治疗措施的基础,只有清除了牙结石,后一步的治疗措施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牙周袋,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翻瓣术,牙周袋切除术等消除牙周袋壁的病变组织,暴露病变的根面和牙槽骨便于在直视下彻底清除根面的菌斑,牙石和病变组织或使牙周袋浅,恢复正常。
3.牙合创伤,调牙合的时机应在牙周组织的炎症被控制后进行,常采用选磨法,修复缺失牙,使牙合力分散,正畸治疗和松牙固定。
4.松牙固定术,牙周炎松动牙(除外不宜保留)的固定是通过牙周夹板或烤瓷联冠将松动的患牙连接,并固定在健康稳固的邻牙上,形成一个咀嚼群体,当其中某一颗牙受力时,牙合力就会同时传递到被固定的相邻牙的牙周组织,从而分散了牙合力,减轻了患牙的负担。
5.食物嵌塞,造成食物嵌塞的原因很多,要消除食物嵌塞,首先要找出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处理,通常处理的方法有:选磨法,充填或冠修复,拔牙,正畸治疗,修复缺失牙。
6.牙列不整齐,错合畸形,有条件和适应证的,可以通过正畸或修复。
(三)消除宿主全身促进因素和加强宿主的免疫力。
1.戒烟,戒除咀嚼槟榔的习惯。
2.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控制好血糖,吸烟和糖尿病是牙周组织破坏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3.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的舒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4.有骨质疏松史的患者,预防和控制好骨质疏松,先期的临床研究显示阿磷酸盐能缓解与牙周炎相关的牙槽骨吸收。
5.对宿主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小剂量多西环素的全身应用。四环素族药物有调节宿主免疫功能的功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氟比洛芬,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等有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牙周炎牙槽骨的吸收。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9435/0c0a0b02fd8a2b11.jpg)
6.中药的全身应用,据中医理论,肾虚则齿衰,肾固则齿坚,用于治疗牙周病的中药主要由补肾,滋阴,凉血等成分组成。研究较多的中药主要有:以古方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固齿丸,固齿膏等。
三.牙周病的疗效维护。
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阶段性牙周病的良好治疗效果,一般称为控制,而绝不应认为是治愈。牙菌斑是不断地形成,牙周炎患者单纯的自我口腔保健,并不足以维持牙合健康,对大多数牙龈炎患者,应每6-12个月一次的维护治疗,而大多数牙周炎患者,复诊间隔期则不宜超过6个月,对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为重点人群,复查的间隙期宜缩短为1-3个月;
1.口腔卫生状况不良。
2.有较多,较快的牙石形成。
3.部位牙位仍有较深牙周袋。
4.部分牙的牙槽骨破坏超过根长1/2。
5.咬合异常。
6.伴有根分叉病变或冠根比例失常。
7.有龋齿发生。
8.吸烟。
9.咀嚼槟榔习惯。
10.有促进牙周破坏的全身疾病因素或基因背景。
只要口腔内有牙齿,牙列或种植牙存在,就应终生坚持并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