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写作当体力劳动的村上春树
2024-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杨清华
村上春树称自己是一位职业小说家,因为他把写作当作工作,像上班一样,每天定时定量,一日不缀。
他认为这份工作是一份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每天清晨起床就钻进书房,独自伏案苦写,你得集中心力,五六个小时下来,绞尽脑汁,身心疲惫。
所以,应对这份孤独的工作,必须要有强大的忍耐力,才能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不会心生倦意。
一天一天,像泥瓦匠一样堆砌砖块,耐着性子仔细地将日子垒好。你只有不乱节奏,将一个个未来的日子拖至身畔,再送向身后。必须默默地持之以恒,等待结果萌芽。
没有耐力和体力,怎么能行?
如何获得持久力,村上春树的做法是跑步。每天出门1小时,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一跑就是三四十年。对于别人来说,这得多大的毅力!
可是对于村上来说,这是刚需。
第一,他有理论上的依据:人们进行有氧运动,会刺激大脑海马体产生神经元。这些新增的神经元在28小时内如果置之不理,便会消逝。如果接着进行一些新知的刺激,它们便会与脑内神经相结合,让大脑网络更加宽广绵密。于是,体力运动过后写作、学习,还能健脑。
第二,把跑步当作自己的热爱。没有喜欢和热爱,什么都不会坚持下去。强身分体,他很少向“写作”这个老板请病假。
第三,虽然说不出跑步有什么“重大意义”,但是他认定跑步是“我这一生中非做不可的事情”,所以,就一直做下去了。而且细心聆听身体的诚实感受,本身就是写作工作者的重要事项。
所以,村上把自己的生活固化成一个简单的模式:
住在安静的郊区,每天早睡早起,日复一日地慢跑,吃健康的蔬菜沙拉,钻进书房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固定量的写作……
一天如此,天天如此,一生如此。
他总结小说家的基本条件:沉默的专注力,永不气馁的持久力,牢牢制度化的意识,强大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