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四:趋势、变量的背后
——《变量》学习体会四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72天(加上打卡鸭21天),阅读了《变量》第一章《怎样观察一棵树》的《快变量和慢变量》、《大趋势和小趋势》、《5个变量》两节。
快变量和慢变量
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的,也是由慢变量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的。
什么是快变量,什么是慢变量。天气预报能告诉你台风即将登陆,海上会有大浪,但是,只看天气预报,你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海上会有波浪。天气是快变量,月亮和太阳是慢变量。
慢变量是一种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趋势。戈登教授指出,在1870—1970年这100年里,后50年(也就是1920—1970年)的经济进步比前50年的更大。1920—1970年,请你回想一下美国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1929年爆发了股灾;30年代是大萧条;30年代末美国被拖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是管制经济,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遇到了这么多的阻碍,美国居然在1920—197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这就是慢变量的威力。有了电,就有了家用电器,有了家用电器,妇女的家务劳动时间就会大幅减少,妇女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
快变量可以改变历史,慢变量也可以改变历史,但归根结底决定历史的是慢变量。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短暂的特殊现象,当成了必然的规律。如“共享单车”一出现就风靡一时,全国大小城市一拥而上,结果在一些地方中途夭折,废弃单车堆积如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慢变量才是最重要的,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都是长期的慢变量,想要判断中国未来的趋势,必须深入观察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这三个慢变量。
大趋势和小趋势
找到了慢变量,我们就能找到定力,但找到了小趋势,我们才能看到信心。我们关注小趋势,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日益显著,大趋势不足以准确描述社会的多向度发展;第二,从社会演进的角度来看,很少出现泾渭分明的新旧交替,新的观念、新的现象往往是由原有的一些小趋势发源的,这些小趋势原本并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却能引起社会风尚的深刻变革。
小趋势的特点是:必须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彰显出力量。为什么会出现小趋势呢?在小趋势里面的人会觉得,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力量,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小趋势,是因为首先有了大趋势。
我们再来看互联网技术。最初,你想做个网站得找专业人士给你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微博,有了微信公众号,你不需要懂任何编程,直接就能发微博和微信,做自己的自媒体。互联网平台是大趋势,而自媒体就是小趋势。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发展初期看大趋势,发展后期看小趋势。在未来时代,小众才是主流。我们要重点关注小趋势,这些小趋势很有可能会成为流行,比如说近些年火起来的新职业,包括美妆博主、网络主播、网络写手等。大趋势我们需要关注,但我们无法左右,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趋势,更值得我们关注。
5个变量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变量是大国博弈。很多人关注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但对中美之间会出现贸易摩擦备感困惑,毕竟中美经济结构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
我们看到的第二个变量是技术赋能。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市场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当技术的性格和市场的性格匹配起来,才是真正的佳偶天成。
我们看到的第三个变量是新旧融合。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传统行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经验,这是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无法替代、不能忽视的。我们看到的小趋势是:有的传统企业已经学会了新兴行业的打法,它们就像老兵穿上新军装一样,会从一个别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发起反击。
我们看到的第四个变量是自下而上。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从长期来看,城市的发展应该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力量能够维护城市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激发出普通民众和基层社区的创新。
我们看到的第五个变量是重建社群。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只有重建了社群,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虽然重建社群的力量现在还很弱小,但假以时日,这种力量将大大改善我们的社会道德、公共秩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国老百姓愿意尝试新生事物,对技术创新的接受程度高于西方民众。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氛围,中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变成了全球互联网大国。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都将带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