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号琴颜瑟语清零专题清零派45号琴颜瑟语清零专题圣贤书友会

学习《道德经》第80章收获

2021-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言2020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⑦,无所陈之⑧。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个人感悟

这一章老子为我们描绘了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着力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

在他那个时代,只能是幻想,是无法实现的了,但对后世影响却很大。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描写了同样的画面:“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然陶渊明也无法实现这样的愿望。

这在我们现在的农村,就是司空见惯了,而且要比那个时代的幻想美好得多。这就是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面: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

当然,对这一章的理解,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我们不能效仿,对“乐其俗”的“俗”要特别用心去营造。

美好的民风需要每个公民去营造,每个个体都从自身做起,人人文明守纪、人人发扬善良互助的风格,人人都急人所急,乐于助人,人人都谦让他人,人人都关心他人……

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世风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